市南130老人吃上免费午餐 饭菜每天不重样(图)

2012-11-19 07:46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位于湛山街道的乐万家老年公寓食堂内,工作人员在忙着炒菜。



助老大食堂聘请的工作人员侯照红负责每天中午12时前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油炸黄花鱼、白菜炖豆腐、肉片炒黄瓜,还有冬瓜鸡蛋汤和香喷喷的米饭,这是位于湛山街道的一处助老大食堂周日的午餐食谱。据介绍,为解决独居困难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市南区从今年开始在社区打造助老大食堂,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截至目前已经建好6处助老大食堂,有130名老人享受这项服务。这些助老大食堂究竟能为老人吃饭解决多少难题呢?11月18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三菜一汤每天不重样

    虽然是周日,但位于湛山街道的市南区乐万家老年公寓食堂内,两位工作人员还在忙着炒菜,“我们负责给7位在家住的老人送饭,每天中午做完后放到饭盒里,有专人去给他们送。”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宋英姿告诉记者,这个助老大食堂是区民政局确定的试点单位之一,为周边社区7位老人提供上门免费送餐服务,每份中餐的标准加上送餐费用为13元,由政府补贴,老人们不用花一分钱。

    记者看到,助老大食堂内消毒柜、封口机、冷藏柜、不锈钢灶具、送餐车等一应俱全,在食堂旁还挂着一张写有每日菜谱的公告,“这个菜谱是大厨定的,一周7天每天菜不重样,每周都要制作一份,制好后报给区民政局审批。每天早上7点之前有专人把菜送来,11点15分左右做好,装到饭盒里,12点之前就送到老人家中了。”宋英姿告诉记者,助老大食堂专门聘了送餐人员,为了给老人盛汤 ,还专门买了封口机。

    中午,7份饭菜装好后,记者跟随送餐人员侯照红去给7位老人上门送餐。“多谢啊 ,昨天中午送来的都没吃完。”11时35分,像往常一样,侯照红准时敲开了住在新湛三路的招秀芳老人的房门,接过还很热的午饭后,招秀芳老人满脸笑容招呼侯照红进屋喝口水,但为了给其他老人及时送去热腾腾的午饭,侯照红递过饭盒后就急匆匆地下楼去另外一家了。

    招秀芳告诉记者,除了午餐外,每天早上她还能免费领到一包奶。

    130名老人享送餐服务

    “午餐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独居老人。即使与孩子同住,但大多数老人的午饭还是自己解决。一般他们凑合一下就算了,因为对老人来说做一顿饭要花很多时间,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忙活,而且做一次饭常常能够吃上好几顿。”市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社区助老大食堂后,老年人的午餐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记者从市南区民政局了解到,像湛山街道这样的助老大食堂,市南区还有5处,分别位于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香港中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和四川路70号的乐万家老年公寓,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免费送餐服务,主要是一些独居困难老人,目前已经有130名老人享受这项服务。

    除了送餐服务外,为解决独居空巢和困难老人缺乏生活和医疗照顾等诸多问题,市南区从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送奶探视服务,随后又逐步增加了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保险、送午餐等服务项目,形成了“六送服务”养老模式。

链接

特困户看病医院垫费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使患病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医疗救助服务,市南区对全区城市低保对象的住院 、大病门诊医疗救助实施“一站式结算”,解决了医疗救助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

    “按照现行的救助程序,困难居民和优抚对象在申请医疗救助时,采取个人申请、社区受理、街道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办法,环节多且周期长。”市南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南区民政局联合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出台下发了《青岛市市南区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办法》,将困难居民、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衔接,通过在定点医疗医院建立“一站式结算”平台,将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金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即时结算。困难居民在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或大病门诊就医时,相关医疗费用由定点医院按照个人负担比例在出院时即时结算。

    为解决部分低保特困家庭因患重大疾病无力负担医疗费的问题,市南区还在定点医院实施了医前救助办法,为部分特困家庭垫付医疗费。经过一定程序的批准后,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可为特困居民垫付1000元~5000元不等的医疗费。据介绍,今年以来,市南区民政局共为470名困难群众办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30万元;通过“一站式结算”办法,为100多名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为特困群众办理医前救助5万余元。 文/图  记者 高亮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