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八旬老夫妇找到失散的儿子 流浪浙江12年

2012-10-15 06:27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认亲

  看了“半岛报”,知道儿子还活着

  “多亏了你们报纸啊,让我们知道孩子还活着,还活得好好的。”10月14日,80岁的窦本桂和老伴拉着记者的手又哭又笑。

  10月13日,本报报道了浙江嵊州收留疑似青岛籍流浪人员的消息后,当日接到了数位好心人的电话。其中平度市麻兰镇西沙窝村村民窦炳先提供的对方姓名、走失时间等线索跟这名流浪人员的信息非常吻合。他说,这个走丢的是他们家老五,他们兄弟六个,老二多年前因病去世,其他兄弟都在平度生活,他写的“哥弟”也得到了印证。

  10月14日一早,记者刚到平度车站,窦炳先和家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跟着窦炳先的车,记者来到麻兰镇西沙窝村窦本桂家里,老两口和远亲近邻早就等着记者的到来。记者拿出浙江省嵊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军给记者传来的照片,老两口一会儿哭 ,一会儿笑,“就是,就是俺建军,俺建军终于找到啦!”至此,老两口和家人日思夜想的亲人终于在走丢12年后有了消息。

  反复辨认,脸上的痣能对起来

  把记者让进门,老两口拉着记者就开始说起走丢的儿子,“这里以前是他睡觉的地方”,“那张铁锨是他以前经常用的……”

  “多亏了我们邻村的人看到了你们报纸,认出了他。”据了解,是嫁到邻村的村民张红看到了本报的这篇寻人报道,立即跟窦本桂家人说了。“听说以后,我们赶紧骑着车赶到了邻村,把报纸借来看。”窦炳先说,不过刚开始他们还没敢跟80岁的老父老母说这个消息,怕他们误认了,让老人空欢喜一场,身体承受不了。

  “老人真是经不起这么折腾了,这么多年为了我五弟不知担了多少心。”他们先找同村的人问,看像不像走丢的老五,再到电脑上找到报道中的图片放大了看,与他走丢之前的照片对比,“看脸上的痣都是能对得起来的,尤其是嘴巴下的那个太像了,越看越像。”确认八九不离十,他们才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

  得知儿子找到了,老两口一宿没睡着觉,眼巴巴地算着自己的五儿子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明后天就能去浙江接回来了吧?要不要开证明啊?”一家人围着记者问个不停。

  一串数字,成为“寻亲密码”

  为了进一步核实身份,记者根据掌握的信息一一跟其家人进行核对,每一样都能得到印证。流浪人员名叫“史建军”,后来从他身份证上了解到他叫“窦建军”,之前有个名字叫窦炳起,但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建军,连身份证上都是窦建军的名字。家人觉得可能是“窦”这个姓太难写了,或者是因为浙江当地跟他沟通起来有障碍才弄错了姓,“他说自己老家门前是海,其实是河,我们村就紧挨着白沙河。”

  在他们家记者还看到窦建军走丢前的一代身份证、残疾证,照片上的模样还是10多年前的样子,“这么多年,看出老来了。”邻居们端详着记者手机中窦建军现在的照片和他以前的照片感慨地说。

  确定这名流浪人员就是窦建军的,是他写下的纸条 。在嵊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军发给记者的几张照片中,有一张上写了一串数字,并用括号指向了“哥弟”,当时张军推测应该是他家人的电话号码,但是因为号码只有6位,无法打通。记者提到这一点时,家人立即就兴奋起来,还拿出保留到现在的电话本 ,上面正是他之前记下的这个号码。

  “对了,他把号码记少了一位,第一个号码是我六弟的,现在还在用,第二个号码是我三哥的,已经不用了。”根据家人的提醒,记者补上他漏掉的一个号码,再加上青岛电话号码升8位后第一位的8,果然电话打通了,接电话的是老六窦炳正的爱人。据了解,现在手机普及了,但这个座机一直没拆,就是知道窦建军记得这个号码,怕万一有一天想起来打这个电话回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