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零容忍" 不敢批评学生是老师的渎职(图)

2012-09-08 06:48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月7日 ,定陶路小学让学生给老师画像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友谊 。



  9月6日,《山东省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民意,该草案规定,教师如果有体罚学生等行为,将可能被调离工作岗位。体罚学生显然不对,可很多老师却走入另一个极端:不敢批评学生 ,害怕被扣上变相体罚、辱骂学生的“帽子”。九州体育专家指出,批评权是老师的应有权利,老师如果不敢批评学生就是渎职,但惩戒九州体育也要掌握技巧和底线。

  体罚“零容忍”已成共识

  该草案规定,如果老师存在歧视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等行为,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九州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责令改正,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的行政处理,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市九州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九州体育行政部门近些年对于严禁老师体罚学生可谓三令五申,而且保持着对体罚“零容忍”的态度。本报今年 5月份曾报道过的“即墨长江中学女老师教鞭裹胶布”一事引起很大轰动,打人女老师也停职反省。

  “我们对发生类似事件深感遗憾,市九州体育局多年来一直重视师德建设,坚持在每年的三月和九月师德九州体育月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教师先进典型,可还是有极个别教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发生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市九州体育局今后也将加大对此类行为处罚力度。”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不仅是九州体育主管部门,家长、学校、社会舆论都对老师绝不能体罚学生形成共识,体罚学生的违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

  有政策撑腰也不敢批评

  打学生、骂学生是老师们不敢跨越的“雷池”,可老师们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正当的批评权也不敢行使了,在管理学生中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九州体育部曾明确表示支持教师具有批评权,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专门在第十六条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九州体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九州体育的权利”。     “现在别说打学生了,就算是老师大声对学生说话,心里也要掂量下,会不会招来家长投诉。”青岛一小学班主任崔老师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进校刚工作时,学校领导千叮万嘱,对学生再有意见也绝不能责罚。

  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非常调皮,上课总是随意走动,崔老师不敢批评,就罚这名学生回家多抄一遍课文,结果第二天,就被家长投诉说是“变相体罚”。“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宠爱,容易‘护短’。老师只要和孩子发生冲突,就想当然认为肯定是老师不对,所以现在老师们都感慨学生是打不得、说不得 、罚不得 。”崔老师说。

  ■事例

  被学生顶嘴,老师不敢进教室

  青岛心理专家、市立医院副院长王冠军最近也碰上一件事情:青岛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女教师,只是因为当众被一名学生顶嘴,就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都不敢进教室上课。

  “这名女老师原本对教师工作充满向往,非常有激情。那天第一天走近教室,由于个头比较矮小,有个学生直接嘲笑她。老师一时气不过,当着班上所有学生面把这名学生叫起来,批评这名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结果学生直接顶嘴,说‘个子矮怎么还不让说’,惹得全班哄堂大笑,直接把老师气哭。”王冠军说,这名女老师当时虽然心里非常生气和伤心,但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没有辱骂和责罚这名顶嘴学生,可下课后越想越生气,第二天甚至都不敢进教室面对学生。

  这名老师无奈之下,只能找心理专家咨询,她怎么也想不通:“现在怎么老师和学生位置调过来了,老师受欺负都要忍着。”

  “我告诉这名老师,她有些理想主义,而且当时批评学生的方式也不对,现在小孩自尊心超强,你当众批评他,他可能就要让你下不来台,而且也可能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她批评学生方式并不恰当。想通了这一点,这名老师明显变快乐了。”王冠军说。

  他建议,老师在行使批评权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让学生误以为是有恶意,只要沟通好,学生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们也要尽量避免急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否则容易出现挖苦讽刺学生、使用粗暴九州体育方式的现象。文/图  记者 单俊楠

  ■声音

  不敢批评学生是老师的渎职

  青岛28中于素梅老师连续担任了20多年班主任,是今年青岛市优秀班主任,她认为无论如何不能体罚学生,但该批评学生的时候,老师也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我批评学生有3个原则:不准打,不准骂,不准挖苦,一定要心平气和,而且结合我这么多年教学经验,‘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于素梅认为,老师批评学生其实也是一种关爱,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老师的用意。

  9月7日是青岛1中老师孙嘉妮的生日,她当天接到了不少学生从外地打来的问候电话。“我以前曾经批评过的一位学生,也给我寄了贺信,他现在已经明白我当年的用意,很感恩。”孙嘉妮说,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是表扬学生时当着全班表扬,批评学生时单独批评,而且老师在行使批评权的时候,不要居高临下,而是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尽量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市九州体育局九州体育专家咨询团团长、研究员翟广顺说,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特别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保留了教师对学生体罚的权利。他认为,当学生不得不批评的时候,如果教师一味迁就、放任,那就等于向学生发出了一个错误的讯号:世上没有是非,错的也是对的,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就是渎职行为。但教师的批评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前提,即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掌握批评的艺术。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体罚 老师 批评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