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21平方公里
打造封闭园区
形成梯次布局
“制定园区总体规划,要强化园区规模化建设、封闭式管理意识,按照拉长产业链、建设高端海洋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徐海洁建议,对淮河路及刘公岛路以北、富源6号路以东、富源35号路以南面积约21平方公里区域进行空间规划,形成封闭式园区,为石化区可持续发展储备土地。
同时,他还建议把董家口临港石化区纳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制定产业规划,建立项目评审准入机制,对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不大的企业和技术落后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对西海岸经济新区域内化工企业实施应进则进,通过优化兼并重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使污染问题在产业之间的整合过程中得到全面解决。项目布局上,形成沿海岸线向陆地重、轻、微污染项目梯次布局,积极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海洋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此外,徐海洁还建议设立园区管委会,下设石化区综合管理局、石化区安全生产管理局和石化区应急响应中心,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升级路线,以大型炼油为龙头,发展乙烯和高附加值大宗有机化工产品以及合成材料 、高端石化产品产业,并积极发展新兴海洋化工。
3个检测站
全天候检测石化区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徐海洁说,尽快强化青岛西海岸石化循环经济区建设已成为保障青岛经济社会安全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宜居的必然选择。
“制定环境安全规划,尽早规划建设董家口港与西海岸石化循环经济区之间的管网式运输工程,降低运输风险。”徐海洁建议,在北部园区秦皇岛路以西沿规划园区的周边修建 50米~ 100米不等宽度的绿色廊道和公园式园林绿带,栽植高大乔木等北方树种(估算投资8000万元),使园区与周边形成高密度的防护林带,实现生态隔离、绿色屏障。
此外,徐海洁在议案中指出,建立全天候检测站也是十分必要的。他建议,近期应尽快组织在油港路、规划建设的应急响应中心区、大窑社区附近设立3个全天候检测站(估算投资1350万元)。中期再在董家口临港石化区按规划设置3个全天候检测站,加强检测检查工作,并积极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
全长11公里
在辽河路建防浪坝
建设应急响应中心
徐海洁还在议案中建议尽快建成辽河路、防浪坝一体工程,这对提高北部园区防汛防污能力、解决港口危化品运输专用通道、提高安全运输能力等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他建议,辽河路规划建设应南起油港路,临海向北延平交双积路(规划昆仑山路),道路全长约11公里,作为北部园区南北向主干道,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道一级路,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70米,道路离现状海岸线控制在200米左右,近陆侧预留石化管廊位置。辽河路和防浪坝建设预计围海面积约为182公顷(其中道路用海62公顷),对胶州湾的纳潮量影响在0.5% 以内,估算总投资约11.77亿元。
“还要加快建立应急响应中心。”徐海洁说,积极争取将石化区应急响应中心与青岛救援基地指挥总部合并建设,采取“一体化”运作模式,增强应急响应救援能力,尽快形成具有高效能的应急救援能力。他建议将应急响应中心选址在黄张路以西、富源工业园以南的适当位置,因为该位置地处石化区中轴线,且位于常年主导风的侧风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还要在园区内建立消防特勤大队,强化消防力量,在政府、企业之间建立起联动一体化的应急响应体系。记者 娄花 高亮 李志波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晓文]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