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过问案件“很正常”吗?

2012-03-14 09:57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盛大林

  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秀红称:“领导过问案件,这很正常,没有不合适。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有官司就要找人,似乎已经成了潜规则……地方领导过问案件,跟依法裁判并不矛盾。”(3月13日《新京报》)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审理和判决各类案件的权力,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独立行使审判权意味着,法官有权根据自己对事实的判断和对法律的理解独立地作出判决或裁定;法官及法院的审判不受任何外力的干预,包括法院内部的同事及领导和法院外部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影响。而地方领导过问案件就是一种影响审判的方式——不管是为私人朋友说情还是为了平息公众舆论,也不管是打电话、写条子还是其他方式,实质上都是一种干预。

  或许有人要说,领导可能只是问问案情,如果没有作出明确的指示,应该不会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吧?要知道,法院的人员编制和办案经费都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甚至院长的人选都由地方党政领导来推荐。“端谁的碗,服谁管”。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地方政府的领导只要流露出一点儿倾向性,都会对法院及法官的审判产生影响;如果领导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或批示,那就更不用说了。

  正如王秀红所说“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有官司就要找人……”找的是哪些人?当然主要是各方面的领导。找他们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过问”案件、使审判对自己有利吗?无数的事实表明,领导的过问经常影响甚至左右案件的审判。当前,领导过问案件司空见惯。可能也正是因为“普遍”,所以法官们也都“习惯”了,甚至连最高法的委员都觉得“正常”,这不能不说是法治的悲哀!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为了建设法治国家,落实审判权的独立,各级法院及其法官应该强化独立意识,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也应该自觉远离司法审判活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司法独立性。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领导 案件 盛大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