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孤寡老人刘同安,平时取暖仅能靠烧些柴草。
上世纪40年代,刘同安被日本侵略者征去做苦工,被打伤了后脑勺,这让老人的精神状况有些异常。6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单身。如今虽已80岁高龄,还要经常上山捡柴草烧火取暖。眼看着天越来越冷,如何取暖成了老人眼下最大的烦恼。12月1日,“双百行动”走进了刘同安老人的家,面对记者,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想过个暖和的冬天。
咸菜加馒头就是一顿饭 12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城阳区河套街道小涧东社区的刘同安老人家。
刘同安今年80岁,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独自居住在一处平房里。由于家具较少,家里显得十分冷清,屋里的饭桌上只有一小碗咸菜和几个馒头。小涧东社区居民刘彩秀告诉记者,老人经济条件十分拮据,平时主要就吃这些东西。
走进老人的卧室,床上只有两三床薄被,屋里很阴冷。“平时都是用盆子烧柴火取暖,我也买不起煤,所以连个炉子也没装。”刘同安说。
记者看到,在家里的液化气灶旁,堆了一堆细柴草和玉米叶。刘同安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平时烧火煮饭 、取暖用的。他的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平时烧火煮饭的柴草很多都是弟弟、侄子侄媳妇和邻居送来的。
谁能送点煤帮他生炉子 记者在交流中发现,刘同安的反应显得很迟钝。“老人精神状况不是很正常,这与他早年的遭遇有关。”小涧东社区居民王彩杰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老人被日本侵略者征去做苦工,被日本兵打伤了后脑勺,留下了病根。
说了好几遍后,老人终于弄清楚了记者的来意。“现在我有低保费,今年(街道办和居委会)还修了房子,侄媳妇平时上门给我缝缝补补,别麻烦你了。”老人的话让在一旁的王彩杰和刘彩秀都有点着急,“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别不好意思。”
刘同安想了一会儿 ,指了指烧火盆说:“天冷啊!”
“您是想要煤,生上炉子吗?”记者问。
“好,好,那敢情好。”老人搓着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些老人也盼您帮一把 小涧东社区74岁的罗世英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4个儿子都患遗传病,生活不能自理。罗世英主要依靠养老保险生活,由于儿子们的家庭条件都十分困难,老人有时候还得帮助他们。老人目前独自生活,冬天到了,盼望能有床暖和的被子。
同住在这个社区77岁的孙美三老人患脑溢血,今年年初动手术共花去1.5万元的医药费。老人大儿子左眼失明,大儿媳身体残疾;二儿子的妻子患膀胱癌,无法每天守在老人身边。由于天气寒冷,老人洗衣一碰到水双手就皲裂,希望能有台洗衣机。
这个社区的刘志贤老人今年68岁,老伴患肺气肿,一到冬天就天天待在医院里。刘志贤无任何经济收入,家现在只剩下前年留下来的200多斤煤,老人希望能有1吨煤过冬。
小涧东社区67岁的刘志清是位孤寡老人,家里存的煤只有两三百斤,老人心脏不好,靠低保生活的他舍不得烧煤取暖。“一个冬天下来需要两三千斤煤,要是能有点煤过冬就好了。”老人说。
在皂户社区,还有些老人正在为冬天发愁。60岁的袁宗道是个低保户,现在孤身一人住在平房里,老人想要一台洗衣机。此外,72岁的袁著禅老人和79岁的矫秀芳也想要一台洗衣机。
记者走访的老人中,大多数都在60岁以上,又以孤寡、丧偶 、丧失劳动能力 、享受低保或是高龄老人为主。
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这些老人的需求,加入到100位老人100个心愿的“双百行动”中,伸出大家的手,圆老人一个梦。我们会跟随爱心人士的脚步,逐一记录老人们的圆梦过程。有愿意加入“双百行动”的爱心人士 ,可发送短信至18953275016、15269273875与我们联系。 本版文/ 图记者 李兵 林国坚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