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有三宝,浓茶手铐加脚镣
22日上午,四方公安分局河西派出所接到在临沭县追逃民警的电话——11年前的命案逃犯张某已被成功抓获。在民警的介绍下,记者算是翻开了“主角”张某的老账——今年37岁的张某2000年时在青岛打工,在当年12月份一天晚上与老乡打牌时,和老乡发生争执,张某随后用螺丝刀刺伤老乡的胸口,而伤者在经医院抢救3天后,最终因伤重不治身亡,张某在案发后逃跑,并被四方警方列为网上逃犯。
逃犯在临沭归案并临时在押,将其安全、顺利的押回青岛成了抓获之后的重点。由于河西派出所的外勤警力基本上都在外地追捕逃犯,正在外办案的王金龙和另一名民警接到通知就立即赶回派出所,成了此次押解任务的“掌舵”。
出发前的准备干脆利索,移交手续等办理妥当,民警在上车前还特意准备好了“家伙”,“押解有三宝,浓茶、手铐、脚镣。”王金龙说,由于押解过程中必须约束嫌犯,防止其逃跑或是反抗,手铐、脚镣都是必备的,而一壶浓茶则是给自己备下的,“来回差不多600公里,天还下雨,路上带点茶提神。”
当天中午11时20分许,由于时间紧张午饭干脆就省了,记者与民警开始出发去往临沭县。
车窗透风漏雨,还到江苏“一游”
如何去临沭看上去似乎不是啥大问题,但是对于临时接到通知、又从未去过临沭的民警来说,还真不是件小事,好在出发前民警找来了一部GPS做辅助,又通过电话联系在临沭待了9天的追逃民警,经过简单的查询,最终确定了一条路线不长、沿途车辆最少的“快速通道”。
去往临沭的一路,下了半路的雨,还出了一点小状况——车辆副驾驶位置的车窗出了点小故障,玻璃无法完全摇上去,一路透风漏雨,尽管打开了暖风,但车内的温度仍然很低,再加上风噪很大,民警和记者在车里互相说话都得靠吼。
整段去往临沭的路程颇为枯燥,民警王金龙开车话不多说,另一名民警则是查看地图当“领航员”。押解嫌犯的警车是一辆11座的警用面包车,车速自然不会很快,这条能够节省时间的“快速通道”是沿胶州湾大桥、青兰高速、沈海高速、汾灌高速,又转入G327、G310国道。路上过往车辆果然不多,行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
而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行程还沾了点江苏“半日游”的边——中途借道江苏省连云港市的赣榆县,在山东省与江苏省的搭界位置,直奔临沭而去。
车上座位安排也有门道
经过约4个小时的路程,22日下午3时20分许,记者和民警到达位于临沭县沭新东街的临沭县公安局,此时负责追逃的刘恩权等三名刑警已经在公安局门口等待。双方见面简单沟通了情况,刘恩权等民警办理了嫌疑人的移交手续后,来到临沭县看守所。
三名民警在看守所内办理最后的移交手续时,两名民警也没闲着,开始安排张某在车上的座位。最终,张某的座位安排在中间排,在这个三个座位的坐椅上,将有两名民警一左一右守住张某,另有两名民警一前一后看护。
下午5时10分许,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张某从看守所里被民警押送出来,一名民警给他戴上手铐,两名民警蹲下给张某戴好脚镣警械,随后将其带上警车,出发返回青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