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民间借贷有“媳妇熬成婆”的一天

2011-11-13 09:06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民间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给了民间借贷一个定位,明确表示,民间借贷合法有益。(11月11日《东方早报》)

  印象中,这好像还是体制内部第一次如此高调地承认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这里可以将其说法归纳为三点,民间借贷有着“必然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有着“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受法律保护 ;有着“积极性”,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

  虽然央行有关负责人只是将民间借贷定义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也就是说是“配角”。但对于民间借贷来说,也总算是丑媳妇熬到了婆婆的承认。笔者认为,民间借贷的未来方向应该是成为像婆婆一样的“主角”,对民间借贷“三性”的定义,只能说是解决了其合法性的问题,要想真正熬成金融行业的“主角”,还得让民间借贷进一步公开化阳光化。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对于民间借贷,社会上常常有一种偏见,一声“高利贷”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这种认识对于民间借贷并不公平。上月21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表示,“民间借贷是伴随着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共同发展起来的,没有它就不会有浙江微小企业的发展”。民间借贷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仅止于浙江,可以说,这些年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异军突起,特别是这两年民营经济之所以能捱过一个又一个寒冬,民间借贷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给民间借贷正名,让其像正规金融机构一样得到社会的承认。

  坦白说,民间借贷的确存在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人身伤害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其在地下活动长期晒不到阳光有关。目前,中国GDP是美国的40%,可称之为银行的机构有300多家,而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约是我国的28倍。近年来,虽然中国新增加了不少金融机构,但对比美国银行业规模,对照经济发展需求,仍有必要继续敞开大门,让更多的民间借贷成为正规金融机构,最起码应该把民间借贷归入小额贷款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既能让供求双方像正规银行一样坐下来协商,又能将其纳入监管渠道,从而以健康的形象成为市场的主角,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央行有关负责人的此次表态中,已经强调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期待有那么一天,民间借贷真正能“媳妇熬成婆”,能够从今天的“配角”成为未来的“主角”,像正规金融机构一样,可以光明正大地喝着咖啡谈交易。乔杉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曹海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民间借贷 观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