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行动"将拜访100位老人 为他们圆一个梦

2011-11-09 03:00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徐公福老人很好客,有客人来都要先擦一擦桌子。



杨桂芝老人想准时过百岁寿宴。



王德苍老人说有了电视机就摆这儿。



    拥有一台洗衣机,冬天洗衣服可以不再麻烦别人;枕边放一台收音机,寂寞时可以听听戏曲;添一台电视机,看看喜爱的节目……正值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岛城一些偏远地区 ,拜访100位老人,记录他们每人一个心愿,希望社会各界能和我们一起,帮这些老人圆梦。

    在城阳区河套街道孙东社区,83岁的徐公福是公认的“老黄牛”,他当过生产队长,做过调解员,还为居委会看过大门,很多居民都称赞他为社区服务了一辈子。徐公福是社区里为数不多的孤寡老人,经济来源虽有社区、街道保障,可生活起居基本靠自己。如今天气转冷,老人最头疼的就是洗衣服,“要是能有一台洗衣机就好了。”这是徐公福眼下最大的心愿 。此外,记者还记录下该社区其他几位老人的心愿。

83岁老人独守二室一厅

    “快请进!”8日上午,在城阳区河套街道孙东社区改造一新的居民楼前,83岁的徐公福老人热情地迎接记者。

    走进老人的家,这是一间二室一厅的房子,南北通透 ,光线明亮 ,两间卧室都朝南,可就是在这样一间房子里,记者却感到凉飕飕的。

    主客厅只有一个茶几,10多个马扎,一个陈旧的立柜,次卧只有一张铁板床,主卧有一张大床、一个写字台,一个小柜子和一台电视机。“一个人住,要那么多家具没有用。”老人看出了记者的惊讶,主动解释说。

    原来,徐公福老人一直未婚。平时陪伴他的就是一帮老朋友,“我家里这么多马扎就是给他们准备的,正好我这里清净,所以他们经常来我这里聊聊天、打打牌。”遇到老哥几个有事不来,徐公福就要靠着那台电视机打发时间。

为社区服务了一辈子

    在孙东社区,徐公福是个有名的人物,用社区居民徐玲珍的话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社区”。

    徐公福 18岁开始出海打鱼,1956年做了村里的生产队长。因为表现突出,徐公福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徐公福卸任生产队长后,又干了几年村干部,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徐公福当起了调解员。到了2008年,孙东社区完成了旧村改造,闲不住的他又为居委会看起了大门,一直干到去年。徐公福这才算是结束了自己为社区服务的生涯。

    旧村改造之后,徐公福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月领到将近300元的养老保险费。老人患有支气管炎,平时的医药费可以通过新农合报销一部分,逢年过节,社区里还会送来粮油。“要论物质生活,我现在过得虽然紧巴一些,但也挺知足。”徐公福说,最令他欣慰的就是自己的侄子、侄女每月都会看看自己,妹妹也住在这个社区里,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家人们能给予他一定的帮助。

    老人虽然独处,但身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家里虽然冷清,但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徐公福的心愿也与干净有关。“天冷了,洗衣服很不方便。往年冬季,都是妹妹来帮我洗,可她年纪也大了,我实在不愿意麻烦她。要是能有一台洗衣机,我自己就能洗衣服了。”徐公福很期待除了侄子侄女送他的那台电视机之外,家里能添第二件家用电器。 文/图  记者 李兵  林国坚 实习生 张有义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双百行动 老人 圆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