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调查 社区目前能不能做好居民自治?
问题:人少活多忙不过来
因为有了财力、物力,城阳后田社区居民在自治方面运作得非常细致到位,居民的满意度也很高。“但是市区这些社区大多数不行,别说居民议事了,就连个开会的地方都没有,搞活动也没有地方。”市区一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社区办公用房非常紧张,只有两间小屋,“也就够小组长开个会,居民开会,不可能实现”。记者得知,市区不少社区服务范围内有几千户居民,上万人口 ,“根本照顾不过来”。
“社区杂事一箩筐,养老服务、低保、残疾人保障、党建类工作、争先创优工作、城市服务和管理工作……各个关口的活儿最后都下到社区里了”,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他在社区工作十几年,“活儿太多,只有这么三四个人,这么多活儿根本都忙不过来。”这位主任说,工作时间得应付政府,要调解居民纠纷什么的,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记者得知,目前本市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月工资多在一千四五百元,最高的也就是1600元。“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人,大都是失业的或退休的,相当一部分是社会弱势群体”。
谈到以前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八大关街道红岛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曹花亭回忆说,原来的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是一个八平方米的小平房,而且是违法建筑,在这么一个小平房里办公,就能放下两张桌子、两张椅子,非常拥挤,连上厕所的地方都没有。
进步:逐步解决用房紧张
记者采访中得知,眼下市区正在推行社区管理服务机构,面积要达到 1000平方米以上,越来越多的社区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以前用房比较紧张,老人缺乏活动场所,今年刚刚搬到新的地方,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伊春路社区居委会的梁主任告诉记者。
其中,市北区在全面完成300平方米社区用房达标任务的基础上,经过社区规模调整,全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平均面积由原来的457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606.5平方米,其中有12处社区办公和服务综合用房达到了1000平方米以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2009年6月,市南区向全区居民做了一个承诺,为65个社区全都建设一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管理中心 、文化中心 、医疗中心”,2012年全部完成。
◎青岛能不能撤销?
观点一:软件不够成熟
虽然说社区为民能办的事多了,但是还谈不上撤销街道办、实现居民自治。李淑萍说,居委会现在的职能还没有太大的转变,主要承担的还是调解邻里纠纷、将居民反映的问题整理后反映给上级部门,多是充当“传声筒”的作用。如果把街道办撤销,让居委会担起治理的责任,还不成熟,“现在重心下移,居委会的工作会比以前更忙了,目前还没这个能力组织居民议事决策。”田家花园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刘巧莲也认为,“三个中心”让社区实现居民自治具备了硬件条件,但是人员配备等软件条件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准备。
观点二:社区还担不起重任
随后记者采访了本市一街道办事处的书记,他表示,自己也看到了撤销街道办的相关报道,“现在撤销街道办还不能实现,眼下的街道办干的活儿很多,也很杂。”这位书记说,比如大干200天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如果由社区来做,“他们没有强制推行的力度,而街道办作为政府单位,才能将这些措施和要求都落到实处”。他表示,即使真的要撤销街道办,也不能用现在社区的这套班子,“不然会打很大折扣”。
这位街道一把手坦言,现在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比如拆迁,比如招商引资,这些活儿全部交给区政府干,他们肯定承担不了,但是,由社区来做,他们也干不了。”他说,民政部领导说的话留有很大余地,“撤销街道办是一个趋势”,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只剩下生活了,“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不用结婚生子盖房子,没有经济负担。”然而,他认为,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当基层政府的功能只剩下服务的时候,那么街道完全可以撤销,光有社区就够了。”
记者 郝春梅 尚青龙
(来源: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