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弃考生增多 出国留学和走向社会成新出路

2011-06-11 03:51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走向社会

象牙塔外的世界更精彩?

    如火如荼的高考已经过去了,过去几天里坐在考场里的考生成了整个社会的焦点。多年来,高考似乎已成为人生的分水岭,只有踏过这座独木桥,才会迎来未来生活的坦途。但今年的高考却有不少原已报名的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毅然停止了追寻“大学梦”的脚步。青岛市招办工作人员在分析青岛高考弃考人数增长时指出,除了市区的考生因出国留学弃考,郊区普通高中的弃考率也比较高,一些农村孩子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好大学 ,但上一些普通高校又觉得毕业后出路难料,再加上家庭经济原因,最终弃考。记者通过对多名弃考农村学生采访发现,就业难等问题已让大学文凭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大学不再是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弃考之路

从勤工俭学到放弃高考梦

    高二放暑假后勤工俭学去打工,新鲜的工作环境和枯燥紧张的校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即墨市考生张倩(化名)决定离开学校,但心里又割舍不下那个“大学梦”,于是她边打工边复习功课,以应对今年的高考。但在今年高考前夕,张倩却决定弃考。

    打工不忘复习功课

    家住即墨市灵山镇的张倩已辍学打工一年了。在她的父亲老张心里,尽管放弃了校园生活,但懂事的女儿仍是一名好学生。“她打工期间一直没放弃复习 ,今年还回母校报名要参加高考!”老张是一名瓦匠,妻子在村子里一家小工厂上班,夫妻两人还种了5亩地。张倩原先是即墨市第四高级中学的学生,从小品学兼优,张先生一直盼望着女儿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学好本事奔个好前程。

    去年暑假,张倩要求出门打工,既赚钱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能对自己进行磨练,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阅历。张先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经熟人介绍,张倩来到青岛电子信息城,成了一名手机卖场的柜员,每月1200元钱工资让初涉社会的张倩惊喜不已 。暑假结束后,张倩告诉父母,自己边打工边复习 ,学习效果不会比在学校里差多少,因此她决定不回学校了。

    女儿决心已定,张先生夫妻俩相劝无效,只好默认了女儿的选择。12年寒窗已度过11载,张先生嘱咐张倩,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一定复习功课争取考上大学。今年春节后,张倩回母校报名参加高考。

    高考前“临阵脱逃”

    但是在6月7日,张倩却没有走进考场,这让张先生心里有些遗憾和纠结。但张倩此前的一番解释,也让他的心里有所释然。当天上午,张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女儿现在跳槽到城阳区一家手机商场,工作十分轻松,每个月还能赚2000元钱工资。而邻村一名大学生本科毕业一年多了,高不成低不就至今没找到工作。女儿就是以此为例,向父母陈述了自己要求放弃高考的理由。

    “考不上好大学还不如别上,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尽管女儿放弃高考让张先生的心里感到遗憾和惆怅。但他也认同女儿弃考的理由,不但没责怪女儿,还开导女儿心宽一些,不要为此产生心理负担。为了让记者了解女儿弃学、报名高考和放弃高考的心路历程,张先生还向记者提供了张倩的手机号码。但记者拨打了一天,张倩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据张先生分析,女儿的决定看起来超脱,其实她的心里也在为弃考而纠结着。

    弃考是精神上的解脱

    直到6月8日下午5时许,张倩的手机才开机,但她拒绝和记者见面。张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虽然在父母眼里,自己是一名学习努力成绩不错的好学生,但和城里的学生相比 ,成绩完全处于劣势。尽管辍学这一年来,自己没有放弃复习 ,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张倩表示,从小她就被家长和老师灌输了“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的信念,大学梦也伴随了自己的全部学生生涯。因此,在今年高考报名时,她惴惴不安起来,心急火燎地回到学校报上名,并把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放到高考冲刺中。住在集体宿舍里的她,为了晚上复习时不影响同事休息,只好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啃书本。但越是用功复习 ,她越忐忑,总是担心自己高考失败。她不愿意接受失败。最终,在高考前半个月,她决定放弃高考。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高考 弃考 留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