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某海鲜酒店拖欠职工的投诉案件后迅速出击,第二天,市北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就为15名农民工追回了拖欠2个月的工资,共计3万余元。近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过去的2010年,类似的劳动保障维权案件,市北区共受理了1357件,挽回各类损失400余万元。
一天追回3.8万元工资
2010年 12月30日下午3时,市北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某海鲜酒店拖欠职工工资的投诉案件。该酒店因多次转包、经营不善,导致拖欠工资。酒店经营者出差在外地,在家的负责人又互相推诿。
理顺案情后,监察大队兵分两路。首先联系法定代表人,要求其赶回青岛处理此事;同时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办案小组,监察大队联合劳动仲裁、法院做好了诉前财产保全的相关工作,保障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010年12月31日上午,该负责人赶回青岛,最终经过一上午的谈判,同意支付15名职工工资共计3.8485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0年,市北区共受理了1357件类似的劳动保障维权案件,通过劳动仲裁、信访为劳动者挽回各类损失400余万元,结案率为100%。
建立维权一站式服务
据介绍,为了让就业、监察、仲裁、信访、人才交流中心、劳动事务代理等多个服务部门更好地融合,市北区人社局将上述部门统一迁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立了一个处理劳动维权案件的综合办公中心,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受理案件332起,调解282起。
市北区人社局袁副局长告诉记者 ,以前市民投诉需要先到延吉路80号的行政大厅办理受理程序,之后去广饶路57号进行案件调查处理,如果有争议还需要去错埠岭三路26号进行劳动仲裁。有些外来打工的路不太熟,找起来很困难。自从这一综合办公中心建成后,只要到一个地方办理就可以了,“现在接到投诉案件后都将统一受理,再进行归口办理。”袁副局长告诉记者。
社区设劳动协调小组
为及时掌握社区企业人事劳动关系动态,市北区建立了人事劳动关系协调网格化管理流程,依托街道力量,将全区划分为39个监管网格。形成区级执法,区、街联动监管,区、街、居三级负责的条块管理劳动保障网格化监管体系,并在 112个社区成立人事劳动关系协调小组。把存在问题严重和投诉较多的用人单位,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进行监管,使劳资纠纷就地就能反映,就能解决。
同时,在区法院内专设“劳动维权服务站”,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设立劳动维权法官联络室、法律援助工作室及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岗。
对欠薪企业形成预警
市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确保2011年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市北区人社局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建立起了监管、协作、追讨预警、快速执法四个机制。
据介绍,市北区加强了对企业信息的动态掌握,对欠薪企业形成预警,并开通24小时投诉服务热线。对涉及欠发农民工工资的劳动投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案程序。
此外,市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于近日向全区各大商圈、工业园区开展宣传座谈。通过宣传,督促了7000余家企业补签了劳动合同,为职工投缴社会保险。
记者 高亮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