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短板 青岛酝酿出台措施"给力"会展业

2010-12-10 03:44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出场人物  市政协委员、青岛海瑞国际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起良

理顺关系,企业唱主角

    “逐步改变大型会展以政府组织为主的办展模式,形成由企业为主导的办展模式,把政府部门从具体的会展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逐步推进展会走向市场化运作轨道。”

    赵起良认为,要理顺政府及职能部门与办展企业、参展商的关系,逐步改变大型会展以政府组织为主的办展模式,形成由企业为主导的办展模式,把政府部门从具体的会展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逐步推进展会走向市场化运作轨道。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一些鼓励政策扶持办展企业和参展商,对于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展会,对引进者给予奖励和资金支持。

    应尽快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自律和公共服务体系。政府立法规范会展市场,“如果市民在展会结束后发现侵权行为,可要求主办单位先行赔付,如索赔无效,可向工商部门投诉。”

    对于服务水平不高和人才短缺的问题,赵起良建议政府建设完善的会展产业链配套设施,加强展馆服务透明度,对展馆设施租赁价格与全国接轨。

■出场人物  市人大代表、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永建

提高档次,不能像赶集

    “现在不少展会都是参展商发发传单就走了,或者是很多人蜂拥而上,展会秩序混乱,像赶大集。”

    梁永建曾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过对会展业的建议,12月9日,他表示作为人大代表,会继续为会展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会展场馆交通运力不足,来参加展会的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机票、火车票难订的情况。改善这样的局面应该增强展会的计划性 ,由主办方牵头,提前与铁路、民航部门进行沟通。

    现在不少展会都是参展商发发传单就走了,或者是很多人蜂拥而上,展会秩序混乱,像赶大集。为提高展会的档次,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让会展企业能够规范化运作。

    有些会展企业招商比较困难,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优质展会统一推介。国际性的会展在通关方面要给予便利,对于货物通关的政策要进行完善。

    给会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创新型展会的发展。作为海滨城市,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把帆船等展会做好。

■出场人物市社科院研究员郭先登

区市会展业要布局

    “各区市县会展产业比较薄弱,应该进行多层次的布局会展产业,国内像天津的滨海新区、北京的通州、上海的浦东,都在发展会展业。”

    近年来,青岛会展以数量多、规模大、档次高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极大提高了青岛的国际知名度。

    但是青岛的会展经济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如规模、收益、硬件设施等。青岛要打造一流的会展名城,要提高硬件设施,目前的设施还比较“小家子气”,与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不相匹配。各区市县会展产业比较薄弱,应该进行多层次的布局会展产业,国内像天津的滨海新区 、北京的通州、上海的浦东,都在发展会展业。

■出场人物消费电子博览会某负责人

办好“展”也要重视“会”

    “在济南召开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当时下着大雪,煤老板都是坐飞机来的,到了济南现买车开回去。”

    青岛不要单纯搞展览,也要做好会议的工作。目前青岛缺乏大型的会议设施,香格里拉的会议设施规模才不到2000人的容纳量,为此与达沃斯论坛失之交臂。现在很多地方都讲求会议奖励旅游,比如惠普公司4000人的年会,如果能在青岛举办,那也是不小的消费拉动。

    做好会展需要培养好的营销队伍,包括政府的队伍和企业的队伍。比如2006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当时下大雪,煤老板都是坐飞机来的,到了济南现买车开回去,会议期间的奢侈品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拉动。再比如糖酒会能选择济南,政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出场人物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会展专业教师杜梦

当务之急是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一批熟悉会展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岛城高级会展专业人才缺口在1000人以上。如何培养一批熟悉会展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政府应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战略,建设实训基地;高校要面向企业,采取工学融合的培养模式;规范培训体系,让“半路出家”的从业人员迅速掌握职业技能。

    文/记者 娄花 马正拓 图/本报记者 娄花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会展业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