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分类应该细致有序
“今年我参加了好几个展会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农交会 。”市民崔凤打来电话说 ,农展会的布置比较有序,外地的、本地的,观赏的、卖东西的都分得很清楚,互相不打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用心去做,每个展会都能细致入微,按照顾客可能出现的需求去设计,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去。
“我参加过2006年日本的一次车展,与现在青岛车展的吵吵闹闹很不一样”,岛城一家环保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女士告诉记者,车展的模特也不很多,参展商只是在静静地展览产品,大家在互相交流,现在倡导绿色环保,这样的展会啥时候能回归呢。
而一家参展的车商也说,当时很不理解怎么还静音呢,但是随着现在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觉得静音的车展也不错。
■延伸
会展和旅游不该分家
“在去德国展会的路上曾经碰见了一位在德国工作的北京人冯小姐”,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这位冯小姐在德国做地导,既做会展还做旅游。参展商如果参展完后想去旅游,她就可以给做个方案,整个欧洲都可以给安排,这种延伸的服务就挺好的。
对此 ,去过法兰克福旅游的葛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一到法兰克福,导游就给我们介绍会展,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会展城市,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展会。”
“我去过上海、北京等很多地方,感觉他们的配套比我们好。”参与过服装周的吕女士告诉记者,让她体会最深的是外地的物流非常准时快捷,而我们青岛的展会有时会出差错 。有一次法国设计师的展品在青岛发布的时候,没有按时到达,结果就只能把整个发布会都打乱,让参展者和采购人都很被动。
■市贸促会海外展览处处长
应注重展示流行趋势
“国际、国内的展会完全不一样,与国内展览的混乱相比,德国的展览简直是有条不紊”,带着青岛企业到海外参展10多年的市贸促会海外展览处郑处长说,之所以展会赚钱,参展商抢摊位 ,是因为展会比较专业,展示了流行趋势,优秀服务平台,让参观者能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不断往前推进。参加了展会,就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参加消费品展就能了解到下一步的流行颜色。青岛的参展商的效果也比较好,通过展会泰发集团的出口额超过400万,胶南隐珠镇手推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德国场馆的搭建注重档次,一个展位四五十平方米,色彩、光线比较和谐,咱们的产品放在那,也显得高档了 ”,郑处长说,科隆在上海的五金展,搭建得也很漂亮,参展商讲究的不仅仅是订单,而是收集信息和进行宣传。
展馆分得也很细,比如法兰克福的家纺展,就分为礼品馆和家居馆。参展的产品比较精细,比如一把斧子,加上包装之后感觉就像艺术品,而岛城精致的不锈钢栏杆也很受欢迎。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要花上四五万或者八九万元,会刊名录360元一本,还要收门票四五十元,所以算起来在国外参展的费用还是很高的。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任
展会周边配套服务应提升
“慕尼黑机场迁走了,展馆占据了以前的位置”,经常去国外参观学习的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任鞠正球谈起国外的会展,说他最佩服德国。德国的会展配套设施很好,因为德国重视展馆就像重视机场和码头一样。
科隆和法兰克福有十几个展馆,汉诺威有20多个展馆,展馆与展馆之间有免费的穿梭巴士。一下飞机可以乘坐巴士直接到酒店。可以用门票免费坐火车、地铁,很多地方都有问讯处。虽然也堵车,但是感觉很舒服、比较人性化、有秩序。而且交通便利 ,公交集中在会展中心周围,轻轨和地铁都有站点。空中交通发达,历史形成的产业基础雄厚,展会的品质比较高,主要是信息交流和形象展示。
服务也比较周到,展馆内有免费的资料,在身边的运输带还会放着下一个展会相关介绍的册子。此外,累了可以休闲,可以喝咖啡、吃三明治、盒饭。场馆的管理比较严格,比如哪个参展商的产品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很快律师和海关人士就来了。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