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即墨市西通济街道元庄村的高泽锴,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二级军士长,主要负责塔架机械工作。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当天,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政治部门同意,他以日记的形式,通过本报向家乡人民介绍了自己当天的工作。
10月1日 星期五
天气多云
今天是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的日子,由于第一发射窗口是在傍晚,我们没有像以往执行白天发射任务一样,半夜起床工作或忙个通宵。上午6点半,我们按正常作息时间起床,尽管离卫星发射还有13个小时,我也已是一名执行过50多次任务的老兵,但仍然激动不已,站在营区里时而向塔架方向眺望。在旭日的映照下,塔架似乎正在等待我们对它进行“体检”。
上午7点50分,我们提前来到塔架跟前。再过3个小时,活动塔就要被撤离到100余米远的地方,让早已装载好的火箭和卫星“重见天日”,我们必须在活动塔架撤离前,对它的接地装置、防护系统等进行细致检查,并打开活动塔架上所有的大门。此时,距离运载火箭的液氢液氧加注时间也很近。
液氢液氧在加注中或加注后,稍有一点动静就可能引发爆炸,为了杜绝安全隐患,确保火箭和卫星安全,我们决定放弃乘坐电梯,徒步从楼梯跑上活动塔顶。毕竟已42岁了,我用了8分钟才跑上工作平台,这时年轻战友们已开始工作了。我们一起拆除了活动塔和固定塔之间所有的连接线路。
上午11点,在8组4200千瓦功率电机的作用下,活动塔沿着“脚下”的铁轨,开始慢慢向预定地点移动。等它安下“新家”,我们马上对固定塔进行检查,每一个螺丝钉、每一个接线头、每一个焊缝,我们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身边的战友都已执行了多次卫星发射任务,技术上绝对没有问题,但我仍叮嘱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再仔细!
我们工作上出现一丝马虎,就可能给卫星发射带来很大麻烦。尽管像不起眼的电线中断等失误不会耽误卫星正常发射,但会造成信号短暂中断,对数据收集、测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这次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下午6点多,距离发射还有40分钟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全部完成了,按计划可以撤离塔台。为了火箭和卫星的安全,随着活动塔撤离,电梯也已停止工作,从80多米高的塔台上撤离,我们必须再次徒步进行。
我计算好撤离时间后会带领着战友们再次对塔台进行检查,半个小时后,确保我们的工作已万无一失,我下达撤离口令。不管是否执行卫星发射任务,每天我们都要两次上塔台工作,同样的过程我们已反复了几千遍。只用了3分钟,我们就轻车熟路撤离到塔台下。
我们刚转移到安全的防护洞里不久,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就在山谷里炸开,随后是火焰照亮大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拖着火红的“长尾巴”,把嫦娥二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直到此时,我们才完全放下心。随着“嫦娥”越走越远,战友们拥抱欢呼祝贺。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虽然我没有参与研制、没有点火发射,但这次任务圆满成功,也有我们这些勤务保障人员的一份功劳。特派记者 焦恭森刘延珉 整理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
嫦娥二号国庆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