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百年圆梦。对2010年的中国而言,世博会在上海的精彩演绎,让中国再一次惊艳全球。这一全球盛事,本报既是传播者,也是见证者,而我也有幸多次实地采访,亲身感受了世博之魅力。世博会,我们不仅仅是“重在参与”,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的新闻竞争中发出了响亮的“半岛声音”。
压力大,梦里“写”稿子
今年4月20日,我们一行5人来到上海时,眼前一抹黑。放下行李直奔世博园,简单熟悉下情况,5个人随即投入战斗。来之前,我们做过一个详细的报道方案,把采写独家新闻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当然,这个压力也是很大的,有上千家媒体、上万名记者采访世博会,在小红牌(记者证)随处可见的世博园,要想采访个独家新闻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世博会刚开幕的前几天,每天约展馆采访基本上都会碰壁,因为每个展馆都已被预约满了。当时,世博局宣传部每天安排几个展馆供记者参观和采访,每个展馆的限定参观名额为200人,200个人采访两三个人,挤在人堆里既要找新闻,还要抢新闻。
4月25日,接到报社通知,4月30日至5月3日要出世博特刊,每天至少十几个版,所有的采访必须在出刊前至少两天完成!当时,我就蒙了,一个版按2000字来算,12个版,3个文字记者,每个记者每天要写8000字!不要说采访,就是单写稿子也要命了!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于是,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2点多回宾馆,带着电脑一天泡在世博园里,上午赶场子似的约展馆采访,跑累了就打开笔记本写稿子,连轴转了整整一个星期,有时候一天就吃一顿饭,那几个晚上,夜里写稿到两三点钟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之后突然就被惊醒了,原来,梦里梦到追着人采访被拒绝了、写稿还没写完编辑打来电话催稿子了……
抢独家,采访政要耍心眼
5月1日是世博会正式开幕的日子,这一天要做世博特刊《世界惊叹》。当天,全世界数十位国家首脑、政要来到世博园,参加各自国家的开馆活动。这一天,早上6点左右我们就赶到了世博园。如果能采访到几个政要,稿子的分量就有了!我首先把采访重点放在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身上。
巴罗佐是个大忙人,身边不但保镖云集,欧洲各个国家的大使都围在这位欧盟的当家人身边,希望他能过去捧场剪彩。从进入欧洲区展馆开始,我就远远地跟在巴罗佐大队人马的后面,静待采访时机。在比利时馆开馆前有5分钟的表演,巴罗佐等人在一边看表演一边聊天,趁此机会我绕过警戒线跑到了前台,看到附近的保镖没有阻拦之意,我走到巴罗佐身边,和他打了招呼,由于说的是汉语,巴罗佐一脸吃惊,我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赶紧解释,旁边的人多少听懂了,喊出了“MEDIA”,巴罗佐这才明白过来。我告诉他,我想对他做一个简单的采访,巴罗佐也表现爽快,连喊了“OK!”
刚说上没两句,一大群记者就围了上来,保镖一看势头不好马上上去拦截,我也被保镖做出了“请”的姿势,但巴罗佐并没有对我的采访表现出拒绝之意 。管不上那么多了,心一横,我拉过来一个老外当翻译,一连提了几个问题,翻译看巴罗佐对我很友好,热情地当起了我们的中间人。采访进行了大概10分钟,结束后,巴罗佐热情地邀请我与他同行,报道欧洲国家展馆的开馆,还向我连声道谢。有了主席的邀请,我顺利地走到了西班牙馆、荷兰馆等开馆仪式的前台 ,一篇现场感很强的《明星政要赶场忙》就这样出炉了。经济新闻采编中心 陈浩杰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