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刘玉岭:为民营经济发展“奔走”

2010-02-27 03:41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刘玉岭



    政协委员刘玉岭是个腰背宽厚、身材魁梧、言谈朴实的企业家,这与他经常自称是“沂蒙山的儿子”非常贴合。

    刘玉岭生于沂蒙山区。1972年,他由一名村小学教师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深造,毕业后又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情报室任英语翻译,1982年又作为援外翻译走出国门。

    “最早出国去的就是东非的坦桑尼亚,在那里一待就是两年半。”刘玉岭回忆说,当时他任中国援外(坦赞)铁路工程总局首席翻译官,1986年又去了西非的利比里亚,在中国与利比里亚断交期间,他以“中国驻利比里亚各公司总代表”的身份周旋于利比里亚政经两界,素有“中国民间大使”之誉。

    11年的国外生涯让刘玉岭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翻译官和外交家,而就在1993年回国后,他又投身商界,以极快的速度成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投资家。1997年,刘玉岭来到青岛,2003年初,刘玉岭一手创办了青岛施蒂特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国际贸易集团),自己身兼业务员、总经理等多重角色,仅两年的时间,施蒂特就被青岛市统计局列入“青岛市百强企业”。

    身为民营企业家,刘玉岭坦言,每年的“两会”他最关注的还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今年也不例外。刘玉岭此次政协会议上有一份《关于建立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议》,其中就提到“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于其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刘玉岭告诉记者,他在对江浙一带城市进行调研时就发现,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了这些城市企业主体的70%以上,而青岛目前还不足50%,“青岛有着自然条件、居民素质、经济基础三大方面的优越性,按理说城市经济已经有资格进入全国城市前列,但为什么没能实现呢?就是民营经济发展还不足。”

    “青岛现在有海尔、海信、青啤等大品牌,所需要的配套经济缺口有很多,而民营企业就是最好的补充。”刘玉岭告诉记者,他在此次“两会”已经提出建议,要求政府继续倾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和重视,并借此发展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刘玉岭是个商人,但同时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对于文化、历史、法律等都有独到的见解。除了关注经济发展外,一直对法律十分关注的刘玉岭此次还提出了“法律问责制”的概念。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媛  孙丰欣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刘玉岭 民营经济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