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后靠练地摊过活 青岛同学愿伸援手

2009-11-21 04:17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都市报11月20日讯(记者 陈界交  谢军) 老家在潍坊寿光农村的孙爱武,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工专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然而就是这位博士后在归国半年后竟未找到工作,只能在北京市海淀五道口一农贸市场摆地摊为生(本报20日A40版报道)。20日,得知昔日同学的处境,在青岛工作的十几名同学想联手帮助他早日走出困境。

      中学成绩出类拔萃

  38岁的孙爱武全家于今年5月回国。此前在美国,孙爱武夫妻一边工作一边照顾3个孩子,感到压力很重,所以不得不回国转投亲人。找工作时,大多因为待遇问题而谈不妥。根据孙爱武的要求,他希望独自带领课题、具有一流的试验条件,年薪要求在8万到13万美元以上,如果在实验室从事研究性的工作,那么也必须是国际一流的实验机构。8月开始,孙爱武在市场摆摊,但生意并不好,靠煮土豆、红薯充饥,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也被未成年保护中心收容。

  “他的消息让我们这些老同学都非常震惊。”20日下午,孙爱武的中学同学孙玉平告诉记者,印象里的孙爱武,学习成绩绝对出类拔萃。37岁的孙玉平目前在青岛某公司做市场销售工作,她与孙爱武从初中就是同学,高中曾是前后桌。“从初中开始他的成绩就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学习非常好”。

      性格偏执埋下隐患?

  “当年上学的时候,感觉他的性格就很内向,甚至有些偏执,他遇到这种困难,可能在当年就埋下了隐患。”孙玉平告诉记者,他们一些同学从网上看到孙爱武现在的照片,感觉沧桑了不少,戴上了眼镜,也留了胡子,从照片上还能依稀看到他当年的模样。

  “我觉得造成他如今这个境遇,与他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的他除了与一两个男同学比较好,几乎和别人没有太深的交往。”孙玉平说,她感觉孙爱武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大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说话很快,觉得同学做得不好他就会指责。大学一年级一次聚会后就再也没看到孙爱武的身影。

      老同学想尽力帮他

  记者了解到,当年在寿光六中与孙爱武一个班的同学,现在的境遇都不错,有十几名同学来青岛发展了,也有一些在当地发展,而像孙爱武这样出国留学的几乎没有。得知孙爱武如今的处境,在青岛发展的十多位老同学都十分震惊,震惊之余大家正计划聚在一起想想怎么帮他一把。

  孙玉平说,十几位老同学非常希望能帮助孙爱武早日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为了家庭,他最好能放下身段,放低要求,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安安稳稳地工作和生活。

  ■对话

  “从没遭过这份罪”

  记者:您需要啥样待遇?

  孙爱武:我这个人一直没有什么奢求的。但是我有老婆孩子,首先要给我一套大房子,有一定的安家费吧。至于每个月,我就要求很少了,两三万,三五万人民币够花就行了,如果就给我万八千元,也不够生活啊。

  记者:但是天这么冷了,您晚上住哪儿呢?

  孙爱武:从来没有遭过这份罪啊……现在,我就住小旅馆,我这段时间住旅馆都花了4000多元了。据《北京青年报》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博士后 援手 陈界交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