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班"学生毕业在即收到学校送的纪念品。
半岛都市报11月6日讯(见习记者 李晓哲) 2008年6月 28日 ,汶川地震后26个四川孩子来到青岛学习,如今他们已经完成学业。6日,青岛市技师学院为“东汽班”的学生举行了毕业实习欢送会。据了解,在这26名“东汽班”学生中除1人休病假提前回家外,17名学生将进入青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7名学生选择留校继续深造提前进入高级大专班学习,1名学生自谋职业将要回到四川工作。
“在青岛学习一年多,我学会了很多,而学得最多的,就是感恩 。”6日 ,青岛市技师学院给“东汽班”学生举行了毕业实习欢送会。19岁的陈正雪作为留校继续深造学生代表发了言,她的发言中几乎每句话都有“感恩”二字。“地震后从四川来到青岛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是老师、同学和无数关注我们的好心人帮助我们度过那段时期。”陈正雪告诉记者。
欢送会上,孩子们给学校送了一个水晶鼎,来表达对母校的感谢。“在学校感动的事情太多了。学校和老师对我们付出太多了。”陈正雪说,去年中秋“东汽班”正在实习,那是他们这些人离开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同学们都很落寞。当天晚上刚收工,没想到学校的老师们来了,接上这些孩子回学校过了一个中秋节。
去年11月份,在南方住惯了的他们没想到青岛这么冷,学校为这些孩子组织了全校教职员工捐款,给他们送来了新的过冬用品。“当时觉得好温暖好温暖啊。”陈正雪说,她喜欢青岛喜欢学校,要留在学校继续学习高级大专班的课程。
据了解,青岛市技师学院为“东汽班”配备全校最好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学院为东汽班学生提供免费的教学服务和学习生活用品,每名学生每年大约需2万余元,此外学生们每人每月可以得到学院给予的300元餐费和50元生活费。
临近毕业,学校送给了学生们一个本子和一个书签,上面都有学校的标识。学校希望这群来自四川的孩子记得青岛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我会把所有在青岛的经历装在记忆里带走。”李莉是唯一一个要回四川就业的学生,由于路途遥远她不能带太多东西回家,但她说青岛的经历会让她铭记一生。“我现在离开了很舍不得,但地球是圆的,我们总会再遇到。”李莉再有一周就要离开青岛。
据了解,“东汽班”共有学生26人,除去1人休病假提前回家外,有17人选择留在青岛进入青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实习,7人选择留校继续深造,1人通过自谋职业回到四川东汽工作。青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3到6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17人可以转为该公司正式员工。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