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故事(传说)之“神农尝百草”、“病入膏肓”
2021-03-02 20: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520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爱科
为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岐黄百科”系列中医健康科普栏目,介绍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知识,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倡导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青岛建设。
神农尝百草
神农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远古时候,百姓吃野菜、喝生水,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吃螺蚌肉果腹,经常受到疾病和毒物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神农氏遍尝百草,每天遭受无数次的毒害,辨识植物是否有毒及其药性,让百姓避开有毒的植物,并为百姓治病。后人托其名著成《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病入膏肓
春秋时期,晋景公患了重病,到秦国求医,秦桓公派一位叫缓的医生前去。在缓未到之前,晋景公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说:“缓是高明的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怎么才能躲避它?”另一个小孩说:“我们住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呢?”缓到了晋国,给景公诊视了一番后,对他说:“您的病没有办法医治了,因为您的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不可以用攻法治疗,补的药物又到达不了,我也无能为力了。”缓的话与景公的梦境完全吻合,这让景公又佩服又惊讶,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的现实了。“病入膏肓”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引申为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