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国补政策出台后的消费贷市场:银行储备充足 利率有望“2”字头

2025-08-14 15:46 证券日报阅读 (1853) 扫描到手机

“申请这款消费贷产品的人很多,其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的资金需求,最低利率3%,可随借随还。待‘国补’贴息政策正式执行后,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有望以‘2’字开头。”8月13日,建设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网点的消费贷业务人员一边在银行App上翻动产品界面,一边向记者介绍。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日前正式出炉,6家国有大行悉数加入消费贷“国补”行列,12家股份行紧随其后,有银行宣布将于9月1日落地贴息举措。除利率有贴息加持外,消费贷额度也在提升。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目前,银行消费贷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有的银行还对消费贷额度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最高额度为百万元级的产品。

做好充足准备

“几个月前,我们便做了准备,包括对后台、产品和配套服务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升级,部分消费贷产品利率也有过阶段性下调。但是目前尚未收到针对消费贷贴息的具体执行细则。”前述建设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网点消费贷业务人员表示。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8月12日发布。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其他机构。

上述消息公布后,贷款经办机构积极响应。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表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多家银行称,正在抓紧制定相关操作指引、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微、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具体办理流程。

“我们正在积极准备,有序推进贴息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后续可能会配合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某股份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农业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支行消费贷业务人员表示,暂时未收到关于消费贷贴息具体执行层面的通知,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先有政策出台,后续各家银行才会有相应举动。“但整体来看,现在消费贷利率已处于较低位置”。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认为,消费贷贴息(年化1%)可以直接降低消费者实际利率,有助于提振贷款需求。银行接下来需强化资金流向监控,因财政分担,利差压力可控。“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将从9月开始执行,银行提前布局低利率消费贷产品,可承接政策红利,形成协同效应。”他说。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已有四川、重庆等地实施了消费贷贴息政策。例如,2024年10月,四川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称,对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银行机构向省内居民发放的1年期及以上,且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购买电子产品、住房装修、购买家电家具耐用品线下消费,财政部门按照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居民在全省范围内最多可享受2笔贷款贴息支持。

升级贷款产品

记者调研发现,在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消费贷投放的背景下,不少银行对消费贷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最高额度达百万元级的产品。

“我们线上的‘快贷’产品,通过手机银行可以直接申请的额度上限是30万元,利率是3%起。”建设银行北京市西城区某支行消费贷业务人员介绍,倘若额度不够,还能申请“建易贷”。该产品主要通过线下渠道申请,主要面向优质公积金缴存客户。如果贷款客户就职企业名列建设银行白名单,那么申请消费贷的额度上限最高可升至100万元。

作为农业银行线上信用类消费贷的主打产品,目前“网捷贷”的最高额度为100万元。前述农业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支行消费贷业务人员表示:“‘网捷贷’是面向个人客户的贷款产品,线上初步测算出来的最高额度是30万元,但线下申请贷款给出的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对于一些高收入、信用良好的客户,额度提升幅度较为明显。”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消费贷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据招商银行北京地区某网点消费贷业务人员介绍,该行推出的“闪电贷”额度上限是50万元,利率最低能申请到3%,不过实际额度和利率需要根据个人资质而定。此外,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的消费贷利率最低也是3%。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不久后,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提出,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金融提振消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银行响应政策号召,通过降低消费贷利率来促进居民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在房地产贷款受限、对公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银行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消费贷具有单笔金额相对较小、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等特点,已成为银行重点发展的零售业务。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眼中,发展消费贷是银行稳住个人贷款业务的重要抓手。他认为,在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引导之下,各地纷纷推出鼓励消费的措施。银行通过发展消费贷款,既可以提振消费,也可以获得增加客户、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

积极融入银发经济、文旅经济等各类消费场景,大力支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各家银行近期陆续推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多维度“助燃”消费。

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目前成效如何?丁臻宇表示,政策组合拳初显成效,“贴息+以旧换新”的“信贷+现金”联动效果最佳。接下来仍需三向发力,分别是扩覆盖(新市民、绿色消费)、优体验(推广“一站式”贴息平台)、稳预期(联动生育补贴)。

曾刚认为,总体来看,金融提振消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信贷成本下行、可得性提升,耐用消费与绿色消费有所回暖,分期、消费贷与信用卡“以旧换新”联动促使居民贷款需求持续释放。

以部分银行为例,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信用卡“以旧换新”消费额1549亿元,汽车及家装分期贷款金额较年初增长明显;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余额超3700亿元,1-6月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