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台31条惠企助企新举措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2025年青岛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等,出台31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行动方案》进一步增强政策协同和供给,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如,继续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深入开展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模式试点;深化“药食同源”进口商品便利通关措施,对于企业申报为食品用途的,按照进口食品实施监管,免于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培育保税检测业务、绿色燃料供船业务、跨关区保税邮轮物资供船业务等“保税+”新业态。
根据《行动方案》,青岛将全方位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物流畅通。《行动方案》提到,将深化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推广“一次承运、一票监管”等铁公联运出口新模式在更多跨境运输线路实施应用,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推动“丝路海运”等重要海运通道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陆运通道对接合作,为进出口货物运输提供多元化选择;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运贸一体化班列,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航空口岸“空侧直通”监管,对经由国内通过空运转至航空口岸出境的货物,支持在空侧直接由国内区域转至国际区域操作。
同时,青岛从企业核心需求出发,将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行动方案》提出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试点范围、优化船载过境危险货物监管审批模式、探索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跨境互认,在农食产品通关、能矿产品进口、带电货物航空运输等领域出台便利化措施,让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值得关注的是,青岛还将创新实施“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举措,在货物申报前,通过审核进出口企业提交的证明文件,对知识产权状况进行预确认。经确认为授权产品的,通过“智慧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系统”发送至查验部门快速放行。
围绕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行动方案》明确加强“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联合激励及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扶持,拓展对外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保险保障力度;落实互免、单免、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举措,优化边检查验流程;深入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和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进出口环节收费中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降低跨境物流成本。
此外,《行动方案》还聚力推动口岸各主体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效协同、平台共建共享,加快“进口棉花远程查验”等智慧口岸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升级“云港通”等全域口岸智能服务平台,推行船舶“智信安检”工作模式等,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