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首例!零射线修复“心门”,青大附院常青教授团队完成纯超声引导经股二尖瓣精准修复术

2025-07-30 17:14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20124) 扫描到手机

九州体育7月30日讯  (记者 齐娟 孙贴静)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常青教授团队联合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紧密合作,在纯超声、零射线下,采用微创经股静穿刺手术方式,成功为一名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4+、后叶宽大脱垂患者进行高难度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该患者瓣叶脱垂宽度约14mm,术中全程使用超声引导,零射线,仅使用单枚夹合器便使二尖瓣反流程度和跨瓣压差明显改善,肺静脉逆流消失,实现预期手术效果。

据介绍,患者是一名68岁的老年女性。经超声显示:患者左心腔结构基本正常,但存在典型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患者为患者左房扩大,二尖瓣重度偏心性反流,反流主要位于P2区,后叶宽大脱垂,瓣叶夹持区钙化可疑,经手术团队商讨后一致决定开展TEER治疗,植入一枚较夹合器钳夹2区反流最大处,尽量将脱垂瓣叶全部夹持。常青教授团队与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经术前讨论制定纯超声引导下行经股二尖瓣修复术的手术方案。该手术方案为零射线辐射,能降低患者术中射线损伤和造影剂影响。

术中,常青教授在纯超声指导下成功进行房间隔穿刺,顺利建立工作路径,复测二尖瓣瓣叶脱垂宽度约13.6mm,随后沿输送系统将NeoNova®C10夹合器送入左房,器械调弯使夹合器指向瓣环,尝试弹道释放张力,调整夹合器位置和orientation,进行弹道测试后完成夹合器定位跨瓣。夹合器跨瓣后,术者回撤手柄捕捞瓣叶,操作夹持Gripper Down,确保前后瓣叶充分捕捉后夹闭夹合器。夹合器植入后,复查超声检查示组织桥和夹合器稳定,夹合器内侧无残余反流。完全解离夹合器后,术后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反流程度大幅下降,几乎无残余分流,跨瓣压差5mmHg,肺静脉逆流消失,各项指标平稳,手术圆满成功!

整个手术过程,常青教授团队与多学科紧密合作,全程用时45分钟。零射线、纯超声引导术式让患者完全避免射线损伤和造影剂风险,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食道超声术中实时精准评估,辅助定位,进一步提升手术效率和成功率。据介绍,常青教授团队已实现TEER技术入路(经股、经心尖、经右胸)全覆盖和二尖瓣全部区域(六个分区和两个交界)病变全覆盖。

作为国内顶尖的微创心脏介入创新技术,由常青教授领衔的手术团队成功在省内率先开展纯超声引导下的经股二尖瓣修复术。 该术式成功实现了无辐射、高精准的二尖瓣修复,尤其为辐射敏感人群带来了福音。该手术不仅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显著优化了患者临床预后,更有效减轻了患者身心负担,将惠及更广大患者,引领区域微创心脏治疗发展。

专家简介

常青,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兼西海岸病区主任

青岛大学医学部专业外语教研室副主任

青岛市优秀临床医学专家,青岛市西海岸拔尖人才,山东省医学会心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大血管疾病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房纤颤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胸腔镜和各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擅长微创瓣膜成形手术。开展山东省首例loop技术腱索重建二尖瓣成形,开展山东省首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在山东省率先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修复手术。

独立开展山东省首例经心尖、经右胸TEER。开展山东省首例纯超声引导经股静脉TEER 。山东省唯一TEER带教专家。山东省TEER手术量最多,难度最大。目前,做到TEER手术入路(经股、经心尖、经右胸)全覆盖和二尖瓣全部区域(六个分区和两个交界)病变全覆盖。

主持在研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5项,发表论着40余篇,SCI收录近30篇,培养研究生30多名,包括外籍研究生1名。

2008-2009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和Brigham and women 医院访问学者。2011年美国HCA医疗集团Centennial医学中心和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