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扩容增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激活区域健康新动能
九州体育7月28日讯 (记者 孙贴静)深度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强基层、筑高地、促医改、保健康,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盘活优质医疗资源“一盘棋”,推动实现区域内“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按下“快进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牵头成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集团,通过“国家-市-区县-街道-村”五级医共体联动体系,把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城阳区内所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室,强化专家坐诊、建设联合病房,依托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等机制,推动患者结构调整,分级诊疗目标逐步落地。不仅畅通了百姓家门口看“北大名医”的渠道,更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联合病房:家门口的“安心诊疗路”
在棘洪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岁的万大爷(化名)正在接受青岛医院老年医学(综合内)科执行主任陈亮的精细查体和个性化用药调整。他身患慢性心功能不全等15种慢病,病情一旦加重便顺畅转入青岛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待病情稳定,又可安心转回街道熟悉的环境休养。即便在街道,他依然能定期获得青岛医院专家的专业查房与诊疗。
“为医共体患者提供连续、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重要目标。”陈亮主任表示。家属对此深有感触:“之前新冠疫情最凶险的时候,就是青岛医院的医护团队把我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这份信任让我们相信医院,只要病情有变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来青岛医院。”
万大爷的安心就医路,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与棘洪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联合病房”的生动缩影。
该病房由青岛医院老年医学(综合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协同管理,专家团队定期下沉社区,开展查房、坐诊及疑难病例会诊。自今年6月联合病房正式启动,社区识别出的重症患者可通过高效绿色通道直转青岛医院救治,度过危险期的患者又能无缝转回社区康复。
这一模式打通了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优质资源如源头活水般流向基层,免去当地百姓来回奔波,真正实现了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同质化医疗服务的愿景。
绿色通道:专家扎根网格,守护生命“零时差”
2025年5月以来,青岛医院加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布局,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向周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骨干专家常态化坐诊。截至目前,每周一至周五已累计派驻不同专业专家常态化深入城阳区上马、棘洪滩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近百人次,将“国家队”诊疗能力融入居民生活圈。
在上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两位行动不便、就医存在实际困难的老人,青岛医院医务科积极协调,眼科门诊迅速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妥善安排就诊。同样在上马,孙大娘(化名)出现较为严重的颌下肿物感染,医务科协助联系乳甲外科,患者快速就诊,流程便捷高效。
在棘洪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永涛连续主导了两例急危重症的抢救: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医共体绿色通道迅速转至青岛医院成人急诊科,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另一例热射病患者,在社区中心就地成功施救。
前不久,家住棘洪滩街道的92岁高龄冀奶奶(化名)身体不适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看诊,胃肠腹壁疝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彦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并为其提供了专业、稳妥的诊治方案。
从危急重症的快速响应与转诊,到日常诊疗的便捷高效与精准对接,紧密型医共体织就了一张覆盖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的“生命守护网”,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提质扩容:党建业务深融合,多维赋能强根基
突破传统转诊与坐诊的单一维度,青岛医院打出“党建共建+精准培训+惠民项目”的组合拳,拉动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全面扩容与内涵提升。
党建共建引领资源下沉:青岛医院外科党支部、成人内科党支部行政后勤党支部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党支部、民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部,将“红心向党 北大专家惠民行”大型义诊活动送到上马街道林家村,生动实践了党建与医共体建设深度融合,为群众带来健康红利。截至目前,党建共建单位扩展至11个街道/社区党组织,构建覆盖城乡的全域化党建合作体系。
精准培训强化基层造血:聚焦提升基层能力,系列高端学术活动向城阳基层医生敞开大门。为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院及医共体单位医疗质量,7月23日,青岛医院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医疗技能与医疗质量安全医患沟通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专题讲座,让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防范路径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从去年12月的“疝和腹壁外科规范化手术巡讲(青岛站)暨新技术新材料及机器人手术学习班”,到今年陆续举办的“医学人文大讲堂”启动仪式、“良医计划”走进青岛、风湿免疫专项培训、医疗风险防范培训会等,内容涵盖技术精进、人文关怀、风险管控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筛查能力,也为辖区患者赢得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宝贵时机。
专项减负托举民生希望:惠民项目精准发力,7月17日,“强直性脊柱炎健康乡村项目”在青岛医院正式落地,为农村地区符合救治条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打通了申请专项补助的通道,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依托医共体体系,有力推动了这一致残性疾病的早筛早治、规范治疗和长效管理,托举起患者的健康希望。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时代赋予的核心使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正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强劲引擎,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持续释放“国家队”优质资源的辐射效能。通过让专家多跑路、信息多联通、机制更顺畅,最终实现患者少奔波、看病更便捷、健康有保障。这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赋能了基层医疗机构,更高效赋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胶州湾畔奋力跑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加速度”。
- 山海时评 | “链”就山东好品牌,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以“训”提质,以“赛”护航 ,2025年青岛市院前急救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 向新而行|培育新动能
- 成功拆除拳头大“心脏炸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完成复杂David手术和Wheat手术
- 商业银行年内密集停发信用卡 行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
- 4岁患儿“无痛”完成全口12颗患牙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儿童口腔科“无痛化”解决患牙难题
- 高密法院多措并举推进“两状”推广工作 助力司法服务提质增效
- 培训赋能,消保提质,服务为民——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 截至上半年已有超50家被吸收合并 改革重组促村镇银行整合提质
- 青岛城阳:打造广告产业新高地,激活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