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合博览会汇集多国特色商品,参展客:“上合示范区助我拓市场”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在即,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F馆,一场跨越国界的经贸盛宴精彩纷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伊朗呼骆山藏红花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迪,手持一束深红色的藏红花,向记者展示着来自马什哈德的珍宝:“这束超特级藏红花堪称‘红色黄金’,每年伊朗产量仅1吨,需经过颜色纯度、花丝长度、香气浓度三重严选才能获此殊荣。”
作为上合示范区的“六年老友”,马迪的贸易故事充满温度。2019年首次参展时,语言障碍曾让他一筹莫展。转机出现在上合示范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时。“他们不仅帮我对接国内药企、高端超市,还手把手指导通关流程,(下转第三版) (上承第一版)现在我的藏红花已经进入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的采购清单。”马迪说。更令他感动的是,在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的手工艺品专区,200余件由伊朗贫困家庭手造的地毯、瓷器也将通过上合博览会这个国际平台走向世界。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共赢”的模式,在尼泊尔客商Golu的宝石展位得到生动印证。这位家族第三代宝石商人向记者展示了喜马拉雅山脉的瑰宝。
“这些蓝宝石、红宝石,都是尼泊尔本地工匠手工切割,每件作品都承载着尼泊尔文化的DNA。上合示范区创新的‘展销+直播’模式,让尼泊尔手工艺品在抖音国际版获得百万级曝光,我上周刚接到深圳珠宝商的200公斤原石订单。”Golu说。
数据显示,本届博览会已吸引40个国家350多家机构与企业参展,阿塞拜疆的石榴汁、土耳其的软糖、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上合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策服务包+跨境金融+物流通道”三位一体支持,已帮助30余家外资企业完成中国市场的首单贸易,促成中伊藏红花标准互认、中尼宝石检验检疫绿色通道等6项制度创新成果。
在上合示范区这片开放的热土上,马迪的故事正在被更多外商复刻: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果商通过“上合快线”专列将产品运抵青岛港,马来西亚的燕窝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打开北方市场,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农通过“咖啡期货+现货”交易模式实现收入翻倍。正如马迪所言:“这里不仅是贸易枢纽,更是文化使者,让世界看见上合温度。”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超 通讯员 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