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陷阱”终落网!一场持续三年的诈骗大戏

2025-07-11 10:41 澎湃新闻阅读 (34741) 扫描到手机

她以“恋爱”为饵,他扮“亲属”加戏,二人合谋织就一张横跨三年的诈骗巨网。当“订婚彩礼”“家人急用”成为要钱话术,当“亲密爱人”突然失联,受害者才惊觉,屏幕那端的“真爱”,竟是诈骗犯!

基本案情

2021年,被告人李某通过网络认识被害人张某。2022年1月至5月初,李某隐瞒自己真实身份及婚姻状况,欺骗张某,假意与张某恋爱,诱骗张某及家属给其钱款共计7550元;2022年5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被告人李某与被告人赵某共谋,让李某与张某订婚、结婚,由赵某冒充李某堂哥及父亲的身份骗取张某及家属的信任,以给付彩礼、订婚买东西等名义,骗取张某及家属共计102030.1元。后李某与赵某将所得的钱款用于购车、还债及日常消费等。

案发后,被告人李某、赵某被抓获到案;李某退赔被害人张某100000元并取得谅解。

新乡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犯诈骗罪。被告人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赵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鉴于李某、赵某具有坦白、认罪认罚、取得当事人谅解等情节,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官提醒

网络两端的“深情”,很可能是精心编织的骗局。那些隔着屏幕的嘘寒问暖、分享的“成功故事”,或许只是骗子为诱导你转账设下的圈套 —— 从“紧急借款”到“投资获利”,每一步都暗藏着法律红线之外的贪婪。网络交友时务必保持理性,不要轻易向陌生“恋人”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能随意转账汇款。若对方频繁提及金钱、诱导投资,务必多留个心眼,婚恋关系中涉及大额金钱往来时,务必通过线下见面、核实身份证件、联系对方真实亲友等方式多方验证。一旦发现疑似诈骗,要第一时间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武器守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