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医靠|七旬夫妇两次性命相托,三面锦旗诉尽医患情!医患温情故事邀您分享

2025-07-07 16:28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2006) 扫描到手机

“这是家门口的福气!” 七旬夫妻李先生与周女士两度辗转求医,风湿病痛、关节顽疾、心脏危机接连来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三个科室接力守护,用精湛医术与暖心关怀,为这对被病痛折磨的老夫妻驱散阴霾。三面锦旗、一束花篮,承载着他们最真挚的感恩,也书写着一段跨越病痛的医患深情。

辗转求医,终遇 “生命曙光”

过去一年,李先生被全身多关节疼痛、晨僵折磨,辗转多家医院,诊断结果却莫衷一是。听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全国首屈一指,他与老伴周女士怀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找到苏茵教授。面对复杂病症,苏茵教授仔细查体、抽丝剥茧,最终确诊李先生患有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性骨关节炎”,精准调整用药方案后,疼痛明显缓解。

而周女士多年来也被 “怪病” 困扰,膝关节时常 “掉出小骨头”,自行复位后仍疼痛难忍。苏茵教授敏锐判断需转科治疗,骨关节科陈微主任接诊后,确诊为 “滑膜软骨瘤病”。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成功清除病灶。术后,周女士感慨:“以为治不好的‘怪病’,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出院时,老两口郑重地将三面锦旗分别赠予医院、风湿免疫科与骨关节科,感谢这场及时雨般的救治。

以命相托,再获新生

良好的就医体验,让老两口对医院产生了深厚信任。一个月后,李先生突发胸闷,心率飙升至 160,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反复。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再次选择回到这家 “老地方”。心内科时学昆主任团队面对他 11 年前的心脏支架病史与复杂血管情况,谨慎制定方案,通过冠脉造影精准植入支架。当李先生从手术台上平安下来,心慌胸闷逐渐消失,运动耐力也慢慢恢复。为表感激,夫妻俩特意送来花篮,感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

“从风湿到骨科,再到心脏手术,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李先生感叹道。周女士更是红着眼眶说:“我们不懂医,只有最简单和直观的感受。苏茵教授查房时对我们的症状细节反复确认;陈微主任给我做完手术后,康复的每一处细节都贴心叮嘱;心内科手术前,时学昆主任详细讲解血管病变,老伴躺上手术台也不怕了,因为知道每一步都有数。我们感觉技术顶尖,心更暖!” 这场跨越多个科室的接力救治,不仅治好了老两口的病痛,更诠释了 “人文医疗” 的深刻内涵,让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情在生命的守护中熠熠生辉。

医患温情故事邀您分享

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市文联、青岛市社科联主办,半岛都市报协办的 “身边的医靠” 征文活动还在继续中,欢迎大家分享更多真实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医患之间的温暖。

投稿截止到2025年7月10日,这期间,想投稿的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半岛都市报”(微信号:bandaobao),进入公众号点击底部按钮,进入“身边的医靠”主题征文活动专题页面投稿。报送作品需附带“标题+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选填)+联系电话+作品简介(选填)”。

本次征文活动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60名,根据专家评审和网络点赞的综合评分排名决定最终奖项,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和健康礼包。此外,活动设网络人气奖10名,根据网络点赞量排序确定获奖作品。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