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胶州网格员刘玥君:记事本里的民生情

2025-06-03 09:36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15860) 扫描到手机

晨光熹微,中云街道华云社区的街巷响起轻快的脚步声。1998年出生的刘玥君手里握着装满居民信息的记事本,穿梭在楼宇之间。她时而驻足与晨练的老人唠家常,时而掏出手机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个在社区里游刃有余的“小巷总理”,曾经是省会城市里拿着高薪的全案设计师。放弃令人艳羡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成为社区网格员,刘玥君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中,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旅程。

调解纠纷展身手

刘玥君的社区服务之路,从小区装修噪音扰民调解工作开启。周一早晨6点,刘玥君接到了一通电话:“我们楼上每天六点开始装修,吵得人根本没法睡觉,你快来看看吧!”3号楼4楼的王女士苦恼地说。刘玥君甚至没来得及披上外套,急匆匆就赶到现场。楼道里乳胶漆味混着电钻声,楼上业主急得直跺脚。刘玥君在两层楼之前往返3次,了解清楚了具体情况——楼下夫妻属于996工作制,希望8点后开工;楼上居民是教师,担心工期拖,只能6点到8点监工。刘玥君搬出《噪声污染防治法》,细声细语地劝说,明确规定早8点前禁止噪音施工,无奈双方僵持不下。她随即联系辖区民警,楼上户主显得有点紧张:“我们也不想扰民,就是时间太赶……”随即,刘玥君掏出提前整理好的“施工时间表”,提出周一到周五白天噪音施工、周末静音作业的错峰方案。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楼上居民说:“我们做得确实不对,小刘,看在你跑前跑后的份上,八点后开工。”楼下王女士也笑了:“都是邻里邻居,我们相互理解,装修垃圾需要帮忙搬,随时喊我们!”这场调解,是她社区服务之路的精彩首秀,尽显调解员的“十八般武艺”。

排忧解难显担当

盛夏,烈日炎炎,刘玥君负责小区的居民们却满心怒火,因为楼房电表一户一表多方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居民成群结队向社区讨要说法。刘玥君深知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她顾不得把汗湿的刘海别到耳后,迅速安抚居民激动的情绪,耐心倾听,快速在记事本记录诉求。此后数日,她头顶烈日奔走于开发商、施工方和供电部门之间,开了无数场沟通会,争取最优解决方案。经过无数日夜的沟通、协调,在刘玥君的努力下,双方终于敲定了解决方案。当看到小区安装上新电表,居民们脸上露出满意笑容的那一刻,刘玥君的心里满是成就感:“一切付出和汗水都值得。”

扎根基层结硕果

基层服务充满酸甜苦辣,但刘玥君从未退缩。三年来,她累计调解邻里纠纷10多起,帮助30多位老人掌握微信使用技巧,手机里存着606位居民的联系方式,每家户号和家庭情况都烂熟于心。如今,居民们大事小事都找她。楼道灯坏了,她第一时间联系维修;电动车乱停,她逐户劝说;居民陷入困境,她主动帮忙申请救助。她成了居民们的“电子闺女”,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238件为民办事事务……这些沾满烟火气的点滴,勾勒出她在基层的成长轨迹,也温暖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从大学毕业到深受居民信赖的社区工作者,刘玥君在街巷阡陌间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时代浪潮中,像刘玥君这样的年轻人,正以青春作笔、以热爱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为家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描绘出新时代基层工作者最动人的画卷,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上绚丽绽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