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5小时生命接力!青大附院董蒨团队接连成功救治两名严重车祸肝脏破裂患儿
九州体育4月29日讯(记者 齐娟)4月28日深夜至次日凌晨,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上演”。两名因车祸导致肝脏严重破裂的患儿欣欣(3岁)、君君(5岁)被紧急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青大附院小儿外科资深专家董蒨教授团队历经5个小时的生命接力,手术进行到凌晨4:30,成功挽救了两个幼小的生命,也挽救了两个家庭。展现了青大附院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更传递出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生死竞速
深夜两名车祸患儿情况危急
“孩子们坚强一点,给我一个能给你们手术的机会!”这是董蒨教授当晚接到急诊通知时唯一的信念。28日晚,西海岸院区收治了两名因车祸重伤的患儿:3岁女孩因车祸全身多脏器损伤,因严重的肝脏裂伤合并肺部严重挫裂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从平度紧急转到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5岁男童则因车辆失控被车轮碾压腹部,肝脏与脾脏破裂,腹腔内大量出血。两例病例的强化CT结果显示,肝脏损伤范围广、位置复杂,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也被转到青大附院。
"看到CT影像时,我的心揪紧了。孩子们必须立刻手术,否则连最后的机会都可能失去。"董蒨教授回忆道。作为国内知名小儿外科专家,他深知儿童肝脏手术的难度——器官小、血管纤细、耐受性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后果。接到通知后,他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动机制,在赶往西海岸院区的路上,通过电话协调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团队,要求提前备足血液制品、开通绿色通道,为这场"双线作战"的抢救争取了黄金时间。
挑战高难度
无影灯下5小时生命接力
(董蒨教授团队在为患儿进行手术)
28日23时30分,董蒨教授抵达手术室。此时,两个手术间已同步进入备战状态。面对满腹腔的鲜血和支离破碎的肝脏组织,团队必须与失血速度赛跑。"快速肝门阻断、探查碎裂伤区、精准止血、切除无法修复的肝组织……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董蒨形容这场手术的紧张程度。
两台手术同时进行。3岁的欣欣首先被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青大附院董蒨教授主刀、陈鑫副主任医师、周显军博士等在手术台上辅助,欣欣因为合并严重肺挫伤,麻醉风险极高,董蒨带领小儿外科团队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先以纱布填压控制大出血,再逐步清除碎裂肝组织并修复血管。无影灯下,止血钳与缝合线交替穿梭,监护仪的每一声提示音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凌晨2:30左右手术结束,董蒨又迅速到另外一台手术间为君君进行手术的主要步骤。
"这是我第一次连续为两名严重肝脏破裂患儿分台手术。"董蒨介绍,如此高强度的接力救治更考验团队耐力。手术室护士长全程协调器械供应,麻醉团队精准调控生命体征,输血科连夜调配血液制品……数十名医护人员的无缝配合,最终让两场手术在凌晨4时许相继告捷。当监护仪显示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时,手术室里响起了压抑已久的掌声。
结束手术返回市区
这位教授连续工作25小时
(手术完成,董蒨教授已经连续工作25小时)
29日凌晨4时36分,董蒨驾车返回青岛市南区。尽管已连续工作25小时,他的内心却异常清醒:"12年前抢救车祸患儿小梦涵后,我在救护车上累得直接睡着;这次我时刻保持清醒,自己开车回家,紧张的情绪依然让我保持清醒。” 董蒨说道。在手术室外,得知孩子获救的家属跪地痛哭。这一幕让他既欣慰又沉重:"作为医生,我们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人;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呼吁:请用一切办法保护孩子远离车祸!"
目前,两名患儿已转入重症监护室,生命体征平稳。这场惊险的深夜救援,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一次关于生命责任的集体觉醒。董蒨教授在朋友圈写下:"愿孩子们早日康复,愿每个家庭都能系紧‘安全’这条生命带。"
- 全国91位专家共同参与,青大附院矫文捷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领衔担纲编写肺癌指南发布
- 25家成员单位共话疑难心肌病!青大附院牵头成立青岛市心血管内科(心肌病)专科联盟
- 奋发接力,浪里淘沙,共同见证中国电影荣誉时刻!
- 最新,青岛实验初中、37中、青大附中、银海学校初中部招生简章来了
- 青岛故事|父子接力,用坚守和匠心擦亮“葛村榼子”非遗名片
- 取足趾髂骨 “拼” 出新生,青大医疗集团西海岸二医院完成高难度手指再造
- 全民关注痛风日,青大附院举行“患者依从性提升计划”主题义诊活动
- 七次公益接力,近百小时服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点亮群众健康之路
- 全民关注痛风日,青大附院举办多学科义诊活动
- 青岛故事|新生儿出生1天患罕见脑血管畸形,青大附院医护紧急生命接力抢救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