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看”!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孙晓兰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2025-04-28 19:16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014) 扫描到手机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来自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的孙晓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能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让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这是属于千千万万劳动者共同的荣光。”孙晓兰在得知自己获奖后激动地说。

“把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看”

从初入公司工作的“小白”到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从变电站值班员到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现任国网山东省青岛供电公司南区变电集控站站长的孙晓兰,用自身不断地努力,演绎了“天道酬勤”的现实版。

时间回溯到2014年,孙晓兰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青岛供电公司,成了变电运维中心南区变电集控站一名最普通的变电站值班员。老师傅的一句“把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看”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她的座右铭。白天她跟着师傅钻地下变电站,晚上下了班她仍然认真学习规程、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如今的孙晓兰,对上千台设备、上百张电网图如数家珍。

“我一直记得师傅对我说过的话,对待我们的这些设备,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它们哪里有问题。让我们的设备万无一失,就像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一样。”孙晓兰说,其团队对所在南区变电集控站的巡检,更像是医院里的“全科医生”,“一旦发现隐患,我们必须及时处理,不管怎样,必须保证市民顺利用电不断电。”

创造变电运维“晓兰纪录”

孙晓兰在忙日常工作的同时,不停地思考提升运维工作质效的方法,2017年,她和团队建立起标准化的测温体系,实现了设备温度图谱的自动采集分析。通过对基于“移动作业+物联网”的红外测温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利用智能工具提升设备红外测温数据采集、存储、回传、分析全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单次测温时间平均缩短67.7%,缺陷发现率同比提升39.2%,解决了红外测温工作长期存在的“痛点”。小发明推动运维工作大进展,这一成果荣获第三届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

孙晓兰带领团队承担青岛最核心区域 49 座变电站的运维监控和变电操作任务,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期间,“3个月内完成9座变电站的改扩建工程、21座保电站的综合检修和7轮带电检测”的任务圆满完成,其团队最终共完成了倒闸操作36万次,相当于当年全年工作量的三倍,而团队变电操作“零差错”的次数也创造了“青岛记录”,在班组人均管辖变电站数量接近全省两倍、全国领先的情况下,供电区域连续八年春节台区“零停电”。

“她身上有那种珍贵的、老一辈人惯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劳任怨的态度。也有独属于年轻一代的敢为人先的锐意、勇于创新的闯劲、舍我其谁的意气。”这是与孙晓兰共事过的同事们对她的统一评价。

“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研发创新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7次,国家授权专利6项,曾获评中国好人、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工匠、国网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国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孙晓兰的辛勤耕耘下,结出了累累“硕果”。她不仅率先垂范,还注重建设卓越团队,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运维尖兵,团队累计5人获评市级以上岗位能手、技术能手,徒弟杨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实现“能手身边再出能手”。

而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孙晓兰直言这让自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我深知全国劳动模范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未来,我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电力保供一线、科技创新前沿,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坚决守牢电网‘安全生命线’,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孙晓兰最后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林盛 通讯员 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