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预约+自助服务”,青岛市劳动仲裁上线法律文书“预约送达”平台
“仲裁员,我最近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这周六能来领裁决书吗?”在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这样的“送达难”曾一直困扰着仲裁员。如今,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创新推出了法律文书预约送达功能,整合线下送达、电子送达、预约送达模式,构建全时段、多渠道的便捷服务体系。作为全省首个实现“24小时不打烊”文书送达的智慧仲裁平台,切实解决了非工作时间难以领取的难题。
“错峰预约”打破时空壁垒,仲裁服务实现“全时在线”。传统文书领取受限于工作日“朝九晚五”的固定模式,与群众工作时间高度重叠的矛盾日益凸显,当事人因请假不便导致文书领取延误时有发生。新开发的“预约送达”功能真正打破了工作时间的束缚,当事人仅需电话告知办案人员选择自助领取方式,便可以在任意时段领取法律文书,保障了群众获取仲裁服务的便利性与灵活性。
“智慧终端”提升服务效能,文书领取迈向“自助时代”。走进青岛市劳动仲裁服务大厅,智能存储柜、文书自助打印机、电子签名一体机等设备组成“预约送达柜”。当事人可携带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可直接领取法律文书,全程操作不超过2分钟。对于代理集体性劳动争议的法律援助律师,系统支持一次性领取多份法律文书。对确实无法到场领取等特殊情形,智慧仲裁“电子送达”功能同时满足当事人足不出户签收文书需求,当事人登录“爱山东”APP或微信小程序,可即时查看加盖电子印章的法律文书,系统自动生成送达回执。通过优化送达流程、引入智能化手段,不仅提高了文书送达效率,降低了传统线下送达方式带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更进一步推动了调解仲裁工作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闭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仲裁为民筑牢“数据屏障”。为确保新型送达方式合法合规、精准无误,智慧仲裁系统后台与预约送达功能深度整合,对文书的预约、生成、领取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跟踪记录,通过身份证识别、摄像头实人认证、电子签名、监控等全方面确认领取主体有效性,确保法律文书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送达动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有效防范超期、冒领等风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通讯员 张桐叶)
- 五一假期“趣”献血,快来打卡吧!青岛市中心血站举办趣味无偿献血活动
- 详细了解支持外贸发展25条措施 ,青岛市商务局公布咨询电话
- 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假期用电温馨提示
- 青岛市市北区原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36岁女子被误诊精神病,原因竟是是大脑“炎”重失控,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成功治愈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
- 速看!2025青岛市九州体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成绩公布
- 《青岛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科研诚信管理工作规程》政策解读
- 关于印发《青岛市科技保险保险费用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 关于印发《青岛市科技金融投(保)贷融资模式实施细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