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暨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赋能质量强区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2025-04-21 13:2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6397) 扫描到手机

4月21日,2025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暨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赋能质量强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新区澳柯玛创新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西海岸新区管委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提升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咏雁发表致辞,黄岛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薛山,西海岸新区中外企业联合会会长宋建萍,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领导共同见证了启动仪式。来自各区市市场监管局、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中外企业联合会会员单位等16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一系列重要成果集中发布,包括青岛市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专利转化运用供需清单、新区专利密集型产品清单等6项内容。其中,新区在全市2025年专利转化运用供需清单中表现尤为突出,共挖掘2173项待转化专利,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涵盖智能装备、机械制造、海洋医药等多个领域。在全市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研发的适用于海洋水下钻机的电动钻具专利技术获2411万投资,青岛理工大学的铁-壳聚糖微珠活性污泥生物脱氮技术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7亿元,成果推广应用至1850个村庄。新区发布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达到32项,数量占全市六成,超过省内12个地市,位居全省区县首位,产品产值高达67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56%,彰显了新区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能力。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新区金融办重点推介了9个知识产权科技类产品和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专利执行保险,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同时,新区检察院和法院分别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和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展示了新区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

活动现场,还签署了4份重要协议。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共同签署了联动保护协议,将通过协同合作提升预审服务效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签署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合作协议,加强在知识产权行政调解、纠纷快速处置等方面的合作。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签署了知识产权保险、质押融资以及“青科保”推进机制协议,为新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及机构共同签署了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共建协议,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活动还邀请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家李红娟主任,围绕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进行了专题讲座,助力企业提升维权意识与能力,赢得了与会企业的热烈反响。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专利数突破12万件,年均增速超过15%;商标拥有量达7万件,年均增速超过10%。企业押融资金额超20亿元,拥有高价值专利组合(专利池)22项、优势示范企业66家、企业专利导航项目106项、中国和山东专利奖99项,均居全市首位。累计办理各类知识产权行政案件300余件。新区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运行成效显著,国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年获国家商标局表扬的区县级载体,新区成为北方首个承接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的区县。

(半岛全媒体记者 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