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丨拜师从业16年,她让拼布添入中国味道
拜师学艺,16年间制作成品200余件,加古布用棉麻,将拼布文化融入中国味道。2023年,拼布师卢静开辟了一条小众创业赛道,有了属于自己的拼布工作室,定制作品开课授徒,卢静在不足30平方米的天地中感受斑斓世界。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慢工细活溢满温情是卢静的日常和目标。记者近日走进“组合世界”,专访90后拼布师。
拜师学艺 深耕拼布16年
一根针几块布,“缝缝补补”几下子,百家被子小孩衣,只要耐心都能做。除去陪伴孩子的时间,卢静基本都与拼布相伴,走进她的工作室,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已完全被色彩铺满,卢静称在这里自己感受不到时间变化,经常一抬头窗外已经夜幕,拼布能让她静下来、慢下来....
学习和制作拼布已有16年的时光。据卢静讲述,学生时代母亲在逛街时偶然发现了一间拼布小店,店主是韩国人,五彩斑斓的布置瞬间吸引住了母亲,也是在母亲的“中介”下,卢静来到店里拜师学艺。
“从小我就学习美术,喜欢色彩也喜欢手工活,妈妈看到这家店时觉得我一定会喜欢,那会儿没见过拼布觉得很稀奇,其次是学个手艺活也不错。”卢静说。
据卢静介绍,“拼布”起源于古埃及,在欧美、日韩等国家盛行,中国也有“拼布”,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百家被”。
初学拼布需要制作图纸、练习针法、培养色彩感知。“跟随韩国老师先学基础,首先从一块‘图谱’开始,基础图样包含了针法教学,欧美地区流传下来的一些经典图谱,比如友谊之星、原木小屋、惊喜盒子等等。这些经典图样中的配色也要学习,相邻配色、对角配色、互补色等,一套流程下来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卢静说。
宝妈创业 做定制开课堂
针插、笔袋、拼布小包....据卢静回忆,初学拼布并不困难,半年时间已经可以做出较为成熟的作品。卢静说:“学成后就去银行工作,在这期间都没放下拼布,从一开始‘临摹’到后期的自己搭配设计,作品大小零星数不胜数。工作两年后有了孩子,辞职做全职妈妈那几年孩子盖的被子,玩具,用的枕头全都是自己用拼布做的,记得当时送孩子上早教,没啥事干我就坐在教室门口做拼布。”
也是在全职妈妈期间,朋友的一句话让卢静有了创业的想法,“你喜欢,做得又好,为什么不考虑靠拼布来营生呢?”
“这些年做的作品差不多也有200多件了,除去卖掉和个人珍藏的,我全都带来做装饰。这间工作室现在留给自己做做手工,承接定制,偶尔我也会准备一些材料包开展授课活动。”2023年,卢静在市区寻找门头,最终在崂山区“安家落户”。
记者来到工作室时,卢静依旧在制作拼布,她介绍这是一套1.8米×2.2米的百家被,目前还未完工。纯色做底,彩绘图案“压在”上面,一块一块,针脚细密整齐,摸起来手感厚实。“制作一张百家被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工作7、8个小时左右,赶工期时会忙到半夜一两点。不仅是百家被,对于任何拼布作品来说,配色占用的时间是最长的,整体协调好看,这就要求拼布师对色彩敏感。”卢静说。
古布、刺绣 拼布加入中国味道
乌龟、考拉、兔子型相机包、地图....除了琳琅满目拼布作品,工作室最多的便是整齐叠放的布块,据卢静介绍,对于拼布而言,手艺、色感、布料同等重要。
拼布中所用的布料按照“码”来计算,一码的尺寸为 0.9米×1.1米。拼布行业使用的大多为来自欧美、日韩的进口布料,第一是质感好,第二是印刷精致,颜色舒服。卢静介绍:“其实很多人觉得拼布就是很多布放在一起缝,有什么布缝什么布呗,当然不是。行业内对布料的要求很高,作品好看除了手上的功夫细致,布料大多也都用进口的,一些国外有名的拼布师设计印刷的布料数量是有限的,也需要我们去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小块布几百块钱太正常了,所以做拼布师也得舍得用布,也就是舍得花钱。”
因进口布料价格较高,不论是私人定制还是单人授课,高昂的费用让不少对拼布感兴趣的顾客望而却步。“制作一个小笔袋成本就200多了,更不用说百家被了。”卢静说。
开店后,卢静开始尝试使用中国布料,一是降低制作成本,二是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前后试验一年,卢静找到了古布和棉麻布两种布料交替使用。卢静回忆:“前后大概试验了一年时间,也去网上买一些国产的棉布尝试配色,但效果并不好。过程中接触到了古布和棉麻布,手感和质感都比较有特色,成品也比较有东方味道,相比较价格也低了很多,虽然目前不能完全取代进口布料,但是可以掺杂使用降低成本,也让作品具有创新色彩。”
除了在布料上展开新尝试,配色和花样上卢静也在加入中国味道。“拼布最早并非来源于中国,我早期做的作品也是以欧美风和日韩风为主。现在我会加入中国经典的红、黄配色,或者借鉴参考经典的东方服饰配色。另外就是刺绣技术,尝试在作品中绣上花样,杜鹃花、牡丹花等等,这样的作品一看就带有中国味了。”卢静说。
谈起青岛的拼布,卢静称该行业仍较为小众,且真正接触过拼布的群体并不多。“据我了解,拼布授课老师包括我只有三个人,我的韩国老师,另外一位主要以代购日本材料包为主。拼布造价较高,且耗时耗力,因为对作品的要求较高,大多数拼布师不接受18岁以下的人群拜师学习。现在我的工作室不仅面向成人授课,也接纳小朋友,因为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真的会给人带来惊喜。”
“做拼布是一件有温度的事情,这16年来不论是给长辈还是给孩子做,我都会觉得温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拼布,在快节奏的时代做一件让自己慢下来的事,能在慢工细活中感受斑斓世界。”卢静感慨道。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6日)
- 巴基斯坦西南部爆炸致3死16伤
- 欢迎拨打热线聊一聊!4月16日,“人大代表履职在线”走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社区
- 青岛故事|与死神“抢”人,劝阻巡逻,服务游客……守望海岸线16年,他们挽救80余人生命
- 面向全市16周岁(含)以下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绘画大赛,大奖等你来!
- 青岛故事|跑赢黄金救援5分钟!主业摄影兼职救援,一群青岛大叔守望海岸线16年
- 有朋远方来,听您聊聊待客之道!2025年度人大代表履职在线4月16日启动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时隔16个月 又来亲戚和朋友家“串门”了
- 让央视用“3分16秒”聚焦的蓝谷快线,不止“最美”这么简单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与全省16市签约,共建齐鲁文化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