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传薪·偶韵生辉:莱西木偶艺术创新传承进学校

2025-04-17 19:43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9083) 扫描到手机

当千年非遗遇上现代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6日,青岛海信学校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莱西木偶艺术团以"非遗润童心·偶艺启未来"为主题,通过"观、听、触、创"四维沉浸式体验,为1500余名师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非遗对话。

在非遗大讲堂环节,省级传承人姜玉涛以"将给孩子们的非遗课"开讲,揭开了莱西木偶戏的神秘面纱。从木偶的起源到当代的数字化传承,从"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分野到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深入浅出的讲解配以实物演示,令学子们惊叹于方寸舞台背后的匠心传承。

随后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三打白骨精》中,金箍棒划破长空,白骨精的纤纤玉指陡然伸长三尺;《罗成拜师》的铠甲铿锵间,少年将军的银枪挽出朵朵寒梅;《天女散花》的霓裳飘举处,现场特效烟雾、灯光与木偶的神秘机关让学生们震撼不已。当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迸射金光时,全场沸腾的欢呼声掀翻屋顶。

"原来木偶也有生命!"在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在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学习木偶基本操作。五年级的王同学兴奋地表示:"要让木偶眨眼睛、张嘴、转头,需要同时控制三个机关,这比编程课还有挑战性!"

二楼非遗长廊陈列着百余件木偶藏品、文创产品、木偶手作和木偶部件,有 “天下第一偶”美誉的西汉大木偶也来到了现场,从藏品古偶到现代创新作品,完整呈现了木偶艺术的演变轨迹。各班级孩子们轮流参观,亲手体验,有的孩子们还会提出各种问题,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细心展示,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孩子。

"这不仅是文化体验,更是传承的唤醒。"莱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介绍,非遗进校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团队研发了适合少年儿童的木偶研学体系,木偶制作、偶剧欣赏、剧本编创、手作体验、文创开发等研学内容非富多彩,已与很多所中小学校达成合作,在校园内开设了“木偶剧社”“木偶教室”“木偶文化角”等活动空间,培育校园小小传承人。

“没想到孩子们反应这么强烈,孩子们太喜欢了”,李慧老师开兴奋的说,这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很有意义,寓教于乐,效果非常好,今后要创造机会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