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山东故事①|用年轻心吸引年轻人,皮影戏也CITY
■编者按 泱泱齐鲁,文脉绵长。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力推动文化“两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今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文化‘两创’ 山东故事”全媒体报道,小切口切入,以点带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展现山东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11月15日,古韵悠然的济南百花洲传来大大咧咧、豪放不羁的“猪八戒”声音,刹那间声音变换,化作千娇百媚的“蝎子精”。这两种声音都来自一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戏的第五代传承人李娟。
“皮影戏像一个窗口,我通过它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山东师范大学肯尼亚留学生穆文君看后表示。
济南皮影戏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料图)
李娟出生于皮影世家,从小跟爷爷学习皮影艺术。然而,2008年大学毕业时,她却想当一名老师。原因很现实,皮影戏在当时没有市场,很难养家糊口。
事情很快出现转机。当年济南皮影戏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次年李娟的爷爷李兴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那时起,演出渐渐多了起来,开始恢复老剧目、创编新节目,也开始进校园上非遗课。李娟便给爷爷打打下手。
2011年,李娟陪爷爷去电视台录节目。这期间爷爷不小心摔伤了腿,需要打钢板、做手术。为了保证演出正常进行,李娟临危受命加紧练习,最后和家人以及搭档完成演出。节目如期播出,爷爷在家中看到自己孙女的演出,热泪盈眶,对着她说:“孩子,你立起来了。”
“爷爷这句‘立起来’不仅是一种嘱托,也是一种传承。”从那开始,李娟从“配角”转变为“主角”,独立扛起济南皮影的传承旗帜,制作皮影、创作剧本、上台表演样样拿手。
2018年,百花洲挂牌成立了国内首家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入驻。李娟的“向群皮影社”便是其中之一。
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组建了一支由年轻女性组成的“皮影女团”,致力于济南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工作。(资料图)
传承非遗,吸引年轻观众是关键。“以前爷爷表演皮影戏主要演神话剧等传统剧目,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就会考虑新形式,比如用‘脱口秀’的方式演出皮影戏,甚至加入一些阿卡贝拉的创意形式,让节目整体更加诙谐幽默,让皮影也很‘city’,从而拓展皮影戏的受众面。”李娟给出了“非遗要用‘年轻心’吸引年轻人”的答案。此外,她还创办了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皮影女团”。
除了对皮影艺术进行创新,李娟深刻认识到,要让皮影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持续保持魅力,必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她带着团队开发皮影文创,设计独具特色的皮影形象授权给肯德基、健达巧克力等商家;开发皮影研学课堂,为青少年打开体验皮影艺术的大门;利用新媒体打造皮影IP账号,全方位宣传皮影艺术。
济南皮影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关注。(资料图)
如今,李娟在皮影传承的路上越走越扎实,越来越多的演出和对外交流机会让她对皮影的未来信心满满。“皮影+”的新模式,为这项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出新路径,也在新一代青少年的心中种下皮影艺术的种子,为其他非遗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传承方式。
- 高血压开始找上年轻人,做好这几点及时预防血压升高
- 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巧手匠心 ,“郁”见美好
- 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 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
- 最强婚恋军师?年轻人用DeepSeek寻找“最佳伴侣”
- 九州中国有限公司观察|金价冲出新高!年轻人含“金”量越来越高,现在买还是再等等?
- 挑起大梁 有我一份 | 杨晓刚:文化“两创”,面向群众,服务人民
- 省政协委员杨晓刚:文化“两创”要面向群众、服务人民
-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文化“两创”赋能,让群众生活“幸福满格”
-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社区大学文化“两创”首期专题培训班开展中医义诊活动
- 新闻周刊丨为长辈写回忆录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