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丨在勤俭这条赛道上,山东人有多卷?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顾名思义,勤于劳作而生活俭朴,李商隐在《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国家如此,于人亦然。
在勤俭这条赛道上,山东人有多卷?“馒头长毛?撕掉外皮炸炸吃”“土豆出芽?挖掉芽吃”“水果烂掉?削削还能吃”……正因如此,山东一度霸占全国食物中毒数量排行榜首。食用变质食物虽不可取,但这些吐槽也足见勤俭美德深深刻在山东人的DNA里。
【一生勤俭的山东人】
“山东人好存粮,山西人好盖房。”祖祖辈辈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山东人把勤俭当成最基本的美德。山东人的勤俭还表现为自己省吃俭用,对待亲朋邻里甚至陌生人又极其慷慨大方,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她们,出身苦寒,但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为支前忙碌,先后烙了5000斤粮食的煎饼、筹运草料5000斤、运送子弹24箱、洗军衣800多身、做军鞋300多双、募捐鸡蛋450个。
【翻翻山东的勤俭账本】
翻翻近年来的勤俭账本就会发现,绿色已经成为山东勤俭的主色调。山东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每个绿色项目的落地,每项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每处绿色生活场景的呈现,都是山东对勤俭的承诺与实践。
【文化与历史铸就勤俭底色】
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勤俭这一品德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它是尊重人类劳动成果的最基本表现,也是儒家话语体系下,最为崇尚的良好品行之一。
黄河流域躬耕于农田的山东人,更知一粒一粟之珍贵,故而也滋养了勤俭之品德。纵然有坎坷的历史背景,积极乐观的山东人总是在寻找向上的出路,并逐步推进着山东走向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历程。
山东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使命感,勤劳才能致富、节俭才是美德。有人说,山东就像“微缩版的中国”,勤俭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山东人身上,它也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有理数工作室出品
编辑:宋玉
设计:张勇
部分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大众日报、新华网等
- 联播观察|“新赛道”加速跑
- 习语丨“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
- 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山东加快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观察
- 1.5万人同绘“山海城”赛道画卷——青发控股2025青岛西海岸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
- 来青岛中云学校,实现你的本科梦 夏季高考竞争太激烈本科率低?切换职教高考赛道圆梦本科!
- 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青岛电子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门
- 闪电评论丨让山东独角兽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 跑出加速度
- 第十七季搜狐新闻马拉松威海开跑 黄圣依、赵雅芝、孟美岐挑战“海景赛道天花板”
- 新闻周刊丨驭风者“铁豆”——勇闯F1赛道的“怪力少女”
- 新闻周刊丨驭风者“铁豆”——勇闯F1赛道的“怪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