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贫到管区,始终心存百姓

2024-03-07 17:3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078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52岁的刘辉是李园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现负责唐田管区工作。“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认真、用心、有责任心,时刻把服务对象装在心中,就一定能干出了一番成绩。”刘辉表示,工作32年来,岗位发生了“跳跃式”调动,从扶贫到管区,在每一个工作岗位,她都爱岗敬业、敬业奉献,发挥出自己的极致。

出色的业务水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刘辉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她始终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她常说,人生无处不舞台,干工作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在扶贫工作的5年来,她带头入户采集信息,掌握一手材料,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评价她是平度扶贫的一面旗帜。为了加深街道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更详细地掌握第一手材料,从2018年底开始,刘辉主动带领扶贫办2名工作人员,逐村逐户到贫困户家中采集信息并认真详细填写贫困户“一本清”324本,牢牢记住了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同时通过面对面接触,也摸清了每户贫困户的思想动态,从而精准制定了“一户一策”,根据贫困的致贫原因,提出了分类管理的工作措施。对符合低保的家庭,对接民政部门,联系村庄,督促给予抓紧办理,共为街道贫困户办理低保52户。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处拉赞助、联系爱心企业帮助脱贫。

从扶贫到管区工作,一切又要从零开始,从事管区工作时刘辉已经49岁,但执着的她没有气馁,秉承着一贯的作风,深耕这片土地、深爱这方人民,坚持“六个方法”,为管区工作鞠躬尽瘁。她认真做好表率,带好管区队伍和村干部队伍。刘辉对于街道布置各种任务,不是简单地一转了之,而是与管区同志们一起“先研究透彻、再详细布置、参与帮助、期间督导、最后严格落实”的工作流程,精准指导村庄开展工作。干过扶贫工作的刘辉,对辖区的困难家庭格外关注,贴心为民服务,真正做到在扶贫路上“不落一人,不漏一户”。辖区一户有精神疾病的村民,因为本人拒绝残疾鉴定的原因,无法申请低保。刘辉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对接街道民政办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办法,最终通过街道综治办的一张《精神疾病人员肇事证明》,帮助申请低保。在管区工作近3年的时间,刘辉共帮助8户村民申请低保、12户低保转特困,帮助1户特困老人解决经济纠纷案件,真正让困难群众安心、舒心地生活,她心系村民、为民办事,深受辖区村民的爱戴。

“处理矛盾纠纷,就如同解一道难解的数学应用题,一定要弄明白‘题’意,寻求最佳的答案。”刘辉这样形容怎样处理矛盾纠纷工作。她用心化解,做好村庄维稳工作,撰写了《关于化解信访案件的几点看法》、十几篇典型案例的经验介绍,总结了“及早介入、深究根源、及时疏导,力求化解”的化解信访工作思路,推动形成了高效的管区治理模式。3年来,共化解30余起初信初访,10余起重点案件,确保了辖区村庄的稳定。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家事干,把事情当作自家的事办,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待。”不管调到哪个部门,现任唐田管区主任的刘辉都是这样执着,用“一生只干一件事”的执着去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