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 帮助95岁老人闯“冠”成功
九州体育2月8日讯(记者 李京媛 通讯员 徐福强)2023年的农历癸卯兔年,95岁的赵奶奶(化名)不仅仅是闯过她的第95个年关,更是成功闯“冠”。
95岁老人反复发烧6天 罹患重度肺炎
2022年末,新冠肺炎感染风暴潮汹涌来袭,患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首当其冲。青岛市市立医院为全力救治患者,实行全院一张床,所有专业纷纷参与到救治中,全力以赴救治新冠患者。
95岁的赵奶奶不幸中招,来院时,她已经反复发热6天,憋喘明显,并患有脑梗塞后遗症、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基础疾病。家人将她紧急送往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炎症还是明显加重,被诊断为重度肺炎。老人病情危重,随后被转入内分泌病房继续救治。
病情一波三折 医护全力救治锲而不舍
在综合评估病人病情后,内分泌科于民民副主任医师、强晔主治医生给予抗感染、雾化、吸氧、止咳化痰、补充电解质、输注人血白蛋白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精心治疗,老人病情逐渐好转。就在大家满心期待老人出院时,老人的再次高烧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体温最高至39.5℃,憋喘加重,血氧分压降至52.2mmHg,氧饱和度降至86.1%,复查胸部CT,考虑新冠病毒肺炎合并细菌感染。
为了给患者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科室多次请呼吸与危重症科医生会诊,讨论救治方案,根据老人的病情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在护理上也给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护,老人无力排痰,憋喘明显,内分泌科韩欢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就耐心指导老人俯卧位呼吸,帮助并指导家属拍背排痰。
赵奶奶的病情牵挂着科室里每一个人的心。医护们都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祈祷老人能够闯过这一关。春节假期期间,内分泌科马小莉主任强化医生查房,科室医护密切医疗监测,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检查指标进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20余天的精心治疗、贴心护理,老人病情终于明显好转,各项指标明显向好,并于1月29日顺利出院。
“没有想到老人能够熬过这一关,感谢医生和护士对老人的及时救治、细心呵护。”这些天来的全力救治和悉心照护患者家属都看在眼里,内心的感激难以言表。
“我们赢了,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老人的康复让医护们欢欣鼓舞。
冬去春来 他们蓄势待发
2022年岁末,那场与全院兄弟科室并肩战疫的日子,内分泌科全体医护刻骨铭心。彼时许多医护都新冠未愈,在内分泌科马小莉主任的带领下,收治了27位新冠感染患者,达到满床状态,其中超过80岁的有10位,超过90岁的有3位。
冬日已尽,春归有期。疫情风暴过境后,全院专业科室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他们抖擞精神,回到各自的专业战场,思考规划如何打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专科医疗服务这一持久战。内分泌科马小莉主任带领团队逐步建立全院血糖管理平台,为全院血糖异常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血糖控制目标及随访计划,减少住院患者因糖代谢紊乱导致的感染、死亡等,从而实现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使更多患者获益。
- “95后”青岛嫚,5天办50场婚礼!从“沪漂”到“青创”,见证2000多份爱情甜蜜
- 青岛故事|“95后”青岛嫚,5天办50场婚礼!从“沪漂”到“青创”,见证2000多份爱情甜蜜
- 6项检测,在家就能做!青岛市市立医院牵手京东健康上线 “京东到家快检”
- 青岛故事|“95后”越野摩托大赛冠军回乡创业种香菇!筹资80余万建大棚,亩均产值超十万
- 食管 “爆” 裂命悬一线,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双镜联合”妙手回春
- 七旬老人气道仅剩“一线天”,青岛市市立医院多学科团队重建生命通道
- 山东省关节置换教学基地落地青岛,单髁技术迎规范化发展浪潮
- 公安部原纪委书记、党委委员胡之光逝世,享年95岁
- 青岛故事|95后特教老师的12小时:是爱玩cos的95后,也是“星星”们的好老师
- 62岁患者植入 “隐形起搏器”,青岛市市立医院实现技术新跨越